第16章 奧杜邦的祈禱(16)(1 / 1)

“當然,羅馬人也不相信。畢竟,一個采取閉關政策的國家,居然還有鄉下藩鎮派使節前來請求傳教士傳教,對方會懷疑也是理所當然的。這太矛盾了。結果支倉常長便無功而返。”

不知道是不是刻意,優午的說話方式簡潔有力,仿佛要我“自己想象”這個遙遠的故事。一個男人身負使命,前往一塊陌生土地,卻铩羽而歸。

“很少人知道支倉常長回日本之後的事。”

“還有後續嗎?”

我和祖母一同看完電影《外星人2》之後,她說,續集大多會開始夾雜謊言,這是騙子的騙人手法。他們一開始會說實話讓人放心,然後誇大其詞,引起對方的興趣,意圖欺騙對方。你可千萬別被那種花言巧語給騙了喔。要提高警覺!提高警覺!從她當時的說法來看,說不定她反而相信外星人真的存在。

“支倉常長來過這座島。”日比野說,“他把這裏當作與歐洲交流的場所。”

“實際上,他是來與我們約定,讓西班牙人利用這座島的。”優午說,“當時,包含殖民地墨西哥在內,歐洲人將這座島定位成旅途中養精蓄銳的地方。”

我心想,那會不會是我所不知道的另一個世界的曆史。

“你知道支倉常長是死刑犯的兒子嗎?”稻草人靜靜地訴說曆史,“他父親被判死刑,雖然他的罪名沒有留在曆史上,但這是事實。”

我想起了十多年前引起話題的那件事。有一本書提到,當時有人向伊達藩提出遣歐使節船的計劃,伊達藩不知道該派誰執行那趟危險的旅行,於是選了死不足惜的死刑犯兒子支倉常長。原本以為是英雄的人物現在成了罪人的兒子,這件事讓我心情有點複雜。

“這座島距離從前用來流放犯人的地區很近。江戶時代,會依罪名的輕重判處流刑。牡鹿半島靠近我們的這一側、田代島、網地島和江島都是仙台藩的流放地區。其實,這座荻島也離那些島嶼很近。”

“這裏不是流放地區嗎?”

“從江戶時代起幕府和藩就一直沒有注意到這座島。”稻草人似乎對此感到高興,接著說,“支倉常長打算在這裏實現他長年思考的點子。”

優午說,那就是瞞著藩和幕府與歐洲交流。

“被流放到江島的支倉常長在前往歐洲之前,也就是他父親等待死刑期間,他已經知道了這座荻島的存在。”於是他靈機一動,想到了接受遣歐船的使命,利用這裏逃離藩的計劃。

“然後,那個男人成功地完成了計劃。”日比野驕傲地說道。說不定這座島的島民奉支倉常長為英雄。

“說是交流場所,其實歐洲人好像也隻是隨興造訪這裏,稍事休息就離開了。不過,從那時候起,外來文化逐漸滲透了這座島,那肯定是這座島的文明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