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鳳姐智慧:潑辣與直爽凝結的職場生存秘籍(2)(2 / 3)

其實眾人是在借賈母的故事想耍笑王熙鳳一回,而王熙鳳也隨了他們的願。甘願助興,博人一笑。但聰明的王熙鳳卻比眾人想得多,因為害怕眾人因為鬧得太瘋傷了賈母的身子,所以講了一個聾子點炮的故事。提醒眾人時辰到了,該各回各家都休息去了。就在這不動聲色中王熙鳳完成了元宵節的高潮和結尾,既沒有給眾人留下遺憾,也沒有太過放縱。王熙鳳先是以“傻”入戲,自願進入賈母的套中,然後又精心準備了一個“傻”故事提醒大家該散場。王熙鳳看似是元宵節的笑料,其實她才是控場者。王熙鳳在“傻”中既討好了賈母,還掌控了節奏。

中國有句老話,聰明難,糊塗更難。所謂糊塗並不是真的就腦子空空,真的糊塗。而是表麵上讓別人以為自己糊塗,而私底下心思縝密。待到關鍵時刻再出手,以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人們常說的“扮豬吃老虎”,便是用來形容王熙鳳的這種手段。當然王熙鳳的“傻”也不光是用在討好賈母和對榮國府的掌控之中,還廣泛地運用到其待人做事之中,為自己謀取利益。

在王夫人的丫環金釧死後一向負責榮國府內人事問題的王熙鳳忽然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許多人無緣無故地經常討好她,前來上門送禮的人更是絡繹不絕。王熙鳳想到他們大概是希望討好自己,以便有升官的機會。搞清楚這一點,王熙鳳就開始其裝傻大計,既然東西都送上門來了,不收下也不太合適。而事情嘛,別人不說自己也樂於裝作不知道。而底下人一看王熙鳳在收到禮物後並沒有表示,反而更加拚命地孝敬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相互鉤心鬥角的人都將目光放在送禮上,而王熙鳳也一直收個不停。直到王夫人開始催王熙鳳趕緊為她找個丫環,王熙鳳才將人送到王夫人麵前。既得了實惠,也得了感激。

可以說王熙鳳在此事中選擇裝傻,顯示了其執掌榮國府的精明手段。許多人瞅準王熙鳳擔任榮國府CEO掌管人事大權這個機會,紛紛巴結她,以便能謀得一份好差事。但王熙鳳知道這些在平時都不搭理自己的人此時臨時來抱佛腳,隻是看中自己手中的權勢。為了顯示自己的手段,真正讓這些人感到自己的威風,她幹脆來個裝傻充愣,事不幹而禮照收。讓這些人幹著急,最後自己名利雙收。

也許在有些人看來裝傻扮愚這種手段隻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手段,並不是一種智慧的體現,然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老子就曾經說過:“良賈善謀,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也就是說一個優秀的商人懂得囤積居奇,並隱藏自己的行事。而一個容貌醜陋並看似愚鈍的人其實是一個品德高尚並富有經綸的君子,可以說人不可貌相。真正的智者都不會過分表現自己的才智,而是懂得隱忍。在不便於表達自己態度的時候選擇裝傻做愚或是裝聾作啞,靜觀事態的發展以做好應對的準備。

假癡不癲是《三十六計》裏的第二十七計,原話是:“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妄為。靜不露機,雲雷屯也。”其大意為如果遇到無法掌控的事,還不如裝做什麼都不知道。靜靜地等待轉機,並且積攢自己的實力。

別看王熙鳳在榮國府攀上賈母這棵大樹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還是有一些人是王熙鳳得罪不起的,尤氏便是其中之一。雖然得罪不起,那就隻能躲開,但有時光靠躲躲藏藏還不行。王熙鳳無意間知道尤氏在慫恿自己的丈夫賈璉娶小老婆,可是急壞了。但她知道如果此時自己到賈母麵前去鬧,不但得不到賈母的支持,反而還落下一個不能容人的名聲並得罪尤氏。所以王熙鳳隻得在表麵上裝作若無其事,在背地裏調查尤二姐的情況。這一調查讓她找到了製敵的轉機。原來賈璉要找的小老婆還是一個有婆家的人,早在以前就定過婚。男方名叫“張華”,隻是對方家道破落,才臨時決定嫁到賈家來。得知這一情況,王熙鳳聯係張華叫他將賈璉告上衙門,以破壞這場婚姻。經王熙鳳這麼一挑撥,張華便將賈璉告上了衙門。而王熙鳳為了保證事情能夠按照自己的安排來進行,又暗中買通了衙門官員,結果事態的發展逐漸對賈璉不利。之後王熙鳳感覺時機一到,便到賈母麵前哭訴此事。賈母從王熙鳳口中得知此事後十分生氣,令其親自處理此事,而拿著令箭的王熙鳳十分輕鬆地便將尤二姐趕出了榮國府。

從這裏可以看出王熙鳳雖然表麵上假裝糊塗,而背地裏卻使盡手段。當她發現賈璉要娶尤二姐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大鬧一場,而是考慮鬧的時機是否合適。賈璉娶尤二姐是尤氏親自定下的,自己沒有理由阻止。所以當時就應該保持鎮定,裝做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以免引起別人的猜疑。其後再尋找對方的弱點,瞅準時機後發製人,這樣便能達到一招製敵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