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公司通過反思,認為自己在強調母乳喂養的重要性方麵宣傳不夠,並因此調整了產品推廣方案,試圖樹立一個人道的、富於責任心的和令人信賴的公司形象,重新博得公眾的信任和認可。延續了lO年的抵製運動告一段落,然而它對雀巢公司造成的損失卻難以計算。據公司估計,因此而受到的直接利潤損失高達4000萬美元。
管理者要以身作則維護企業形象。隻有長久的良好的企業形象,才能在大眾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印象。管理者作為企業形象的主要體現者,要時時注意自己所肩負的重任,注重自己的言行,才能培養出顧客的信賴和忠誠度,顧客的忠誠度是企業的發展不可缺少的動力來源。管理者自己不但在企業形象的維護上充當楷模,更要教育全體員工維護企業的形象。因為員工是將企業形象傳遞給外界的重要媒介。如果員工的素質有問題,也會為企業帶來很大的傷害。
要善於及時修正企業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發展,企業的業務和市場也會發生急劇的變化,這就要求相對企業形象要有相應的應變彈性。管理者此時就應該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對有關企業形象的任何問題在不同的情景下,都盡可能找出最佳解決方案,及時推動、執行以及修正企業的形象。
總之,企業的形象,是由大大小小的各個方麵相配相映、左右呼應、逐步樹立起來的。良好的企業形象和管理者的形象,也能為企業創造財富,因為,它是企業無形資產的組成部分。
四、“祭神如神在”企業文化重在落實
《論語·八佾第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日:“吾不與祭,如不祭。”祭祖就要如同祖先在世,祭神就要如同神存在。孔子說:“我沒有參與祭祀,就如同不祭祀。”人不能忘本,要飲水思源。祭祖有延續祖先生命的象征,具有與祖先聯結、薪火相傳的意義。祭祖是傳統儒家孝道慎終追遠的表達,含有非常濃厚的家庭觀念,因而也是凝聚家族力量,團結宗親的表現。
在管理上,企業培育的企業文化,不能僅僅做樣子給員工看。
所以,祭祀的真諦就是要真誠,尊敬來不能半點虛假。如果隻是走形式,做樣子,還不如不舉行活動。
一些優秀企業很重視企業文化,但在如何使企業文化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轉化為員工自覺的行為等方麵,都存在不少問題,有不少困惑。
有些企業管理者,對於企業文化的建設和落實存在著很多誤區。有些管理者認為,企業文化即企業形象,導致企業文化口號化、虛偽化。把從精神到行為的企業文化係統建設工程,變成了簡單、花哨、空洞的口號、標誌與裝飾行為,變成企業文化的外顯部分,如冰山露出海麵的一角而已。在企業中,還存在企業文化基本概念混亂,嚴重影響企業文化的實施,“理念”、“價值觀”、“精神”、“作風”、“使命”、“信條”等名詞亂套亂用,張冠李戴,名不符實。企業文化是人類智慧的一種高度表現。這種概念混亂的現象,本身就是沒有文化、思維混亂的表現。
有些管理者隻注重員工行為規範,忽略企業策略行為的統一構建。人們看到的是沃爾瑪員工每天早上集結呼喊口號的熱情,營業員麵對顧客的微笑服務,看不到的是它幕後起更大作用的策略層麵,如沃爾瑪特別重視的低價、低成本運營、物流體係等經營原則。這些關鍵原則的確立與推行,鑄就了今天全球第一位的沃爾瑪帝國。
即使是企業文化做得不錯的企業,仍然奉行以“管事”為中心的管理體係。企業文化是以“管心”為中心,因此,有必要增設一套“管心”的管理方法。各級管理幹部也要重視與學會這套辦法。
否則,企業文化僅是霧裏看花、水中撈月。儒家文化正是一個以強調“管心”的管理哲學,對於企業文化的建設和落實,具有很大的借鑒和參考價值。中國企業文化缺乏戰略恒定性及執行力,其症結是沒有對中華深厚智慧文化進行深刻的理解,就更談不上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就是呼籲人與人要真誠相待,企業文化建設不能隻走形式,要落實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麵麵。20世紀70年代,“企業文化”一詞伴隨著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它逐漸被團結、奮發、創新等詞代替。有些企業搞了幾個員工生日慶祝晚會後,就認為已建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寫了一些標語、口號之類的東西之後,就認為企業理念已在員工心中紮下了根。事實上,“祭神如神在”企業文化重在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