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敬事而信(2)(1 / 3)

簡化的優點在於容易溝通和理解。仲弓問孔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也,簡。”孔子認為子桑伯子這個人是不錯的,因為他行事簡潔,不煩瑣。他說做一個領導人“居敬而行簡”,~如ju’果對一件事——處事,對一個人——待人,都是敬重的心理,事,脖?’;自然就可以簡化。這樣來處理老百姓的事情和一般的社會事務,就對了。如果說內心沒有尊重這件事情,沒有重視行政組織,沒有“敬業”的心理,隻是滿不在乎,以此來標榜簡化,以簡化的目的來實行簡化,就變成一種權術、一種手段,這樣就未免過分簡化。

一個管理者在發布管理指令時,隻有明確地指令才能達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的目的。做餐飲的經營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大堂經理喜歡這樣發布指令:“如果誰發現玻璃門髒了,就要在第二天上班前清洗幹淨。”“每天下班前必須把垃圾倒了。”但是,無論經理在早會的時候大聲疾呼多少遍,也沒有人去具體執行,結果令經理不得不發出“說了也沒有用”的感歎。

從員工的觀點來看,經理說的這些話反正與自己無關,自然就無動於衷。這是把“指示”和“訓話”混為一談的慘痛後果。因此,經理下達工作指令時,應該堅守“個人的”、“直接的”原則,就是說必須明確指示某人做某事,而不是籠統含糊地指令。如果經理說:“小李去把玻璃門擦幹淨,小張下班後把垃圾倒了。”這樣的指令不僅容易執行,而且也利於經理在檢查工作的時候,了解到小李和小張執行的情況。

在鬆下幸之助的管理思想裏,傾聽和溝通占有重要的地位。鬆下幸之助經常問他的下屬:“說說看,你對這件事是怎麼考慮的。”“要是你幹的話,你會怎麼辦?”鬆下有時間就到工廠裏轉轉,一方麵便於發現問題,另一方麵有利於聽取工人的意見和建議。在鬆下的腦子裏,從沒有“人微言輕”的觀念。他認真地傾聽哪怕是最底層員工的正確意見,非常痛恨別人對他的阿諛奉承,鬆下公司也因董事長的善於交流獲益匪淺。

吃百種飯,出百樣人,人有許多差距,所以,孔子在教學過程中,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則。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即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來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溝通,也需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隻有這樣,政令才能暢通,執行才能有效。

三、善於傾聽才能有效執行

《論語·為政第:》子日:“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孔子的學生們經常向老師請教問題,有時會同孔子進行激烈的辯論,有時又用很多刁鑽的問題詢問孔子,孔子都能耐心地一一予以解答。可是,隻有一個學生看上去總是呆呆地望著孔子一言不發,孔子也對這個與眾不同的學生也感到奇怪。,有一天,孔子終於發現了問題的關鍵,他向同學們說:“我整天給顏回講課,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下之後,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和行為,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不但做得很好,而且還有所發揮,可見顏回其實並不蠢。”孔子並不滿意那種“終日不違”,從來不提相反意見和問題的學生。他希望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時候,要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所以,他認為不思考問題,不提不同意見的人,是蠢人。但是,他對顏回的看法卻不同,顏回不但有謙虛的態度,相比之下顏回擅長傾聽別人的話,而且還能在實際執行中,創造性地發揮老師的觀點。

以孔子的觀點看,傾聽是一種溝通,人與人隻有相互傾聽才能實現溝通。另一方麵,孔子認為僅僅傾聽是不夠的,還要善於傾聽,還應該以對於所聽到的內容,善於深刻地理解,就像顏回一樣。隻有在深刻理解孔子所教授的內容的前提下,顏回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對孔子的教誨進行創造性地發揮。一個員工也隻有在深刻理解管理意圖和指令的前提之下,才能創造性地執行。相反,如果一個人不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不要說創造性地執行,就連基本的實現指令所需要完成的工作目的也變得不太可能。

不善於傾聽會造成很多溝通上的失誤,導致失敗。在一次推銷中,喬吉拉德與客戶洽談順利,正當看樣子就要快簽約成交時,對方卻突然變了卦,一隻快煮熟的鴨子飛走了。當天晚上,按照顧客留下的地址,喬·吉拉德找上門去求教。客戶見他滿臉真誠,就實話實說:“你的失敗是由於你沒有自始至終聽我講的話。就在我準備簽約前,我提到我的獨生子即將上大學,而且還提到他的運動成績和他將來的抱負。我是以他為榮的,但是你當時卻沒有任何反應,而且還轉過頭去用手機和別人通電話。我一惱就改變主意了!”此一番話重重提醒了喬·吉拉德,使他領悟到“聽”的重要性,讓他認識到如果不能自始至終傾聽對方講話的內容,認同顧客的心理感受,難免會失去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