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最成功的公司,將是那些基於學習型組織的公司。現代企業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具備比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學習型組織是企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一個企業隻有當它是學習型組織的時候,才能保證有源源不斷的創新的出現,才能具備快速應變市場的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員工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的作用。
學習型組織管理理論已經成為世界各企業界所共識的現代管理理論。許多企業之所以走向衰落,是因為企業內部存在妨礙企業學習和成長的因素,正如孔子所言:最可怕的無知正是對自己無知的無知。
那麼,怎樣才能把一個企業從“無知”狀態變成“有知”狀態呢?首先,管理者必須使全體員工全身心投入,成為有學習力的人。
所謂學習力就是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動力是由目標產生的,毅力是由意誌決定的,能力靠培養。
在當今的形勢下,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企業競爭的本質是學習力的競爭。一個企業就像一棵大樹,有時從表麵看,樹葉很茂盛,樹上的果實累累,結果過一年半載,發現樹枯萎了。檢查原因,原來是樹根爛掉了。缺少學習力的企業也像這棵大樹一樣。如果這棵大樹沒有善於學習和吸取知識養分的樹根,企業的發展和成長是不可想像的。
殼牌石油公司的一項調查表明,1970年名列《財富》雜誌“500家大企業”排行榜的公司,有1/3已經銷聲匿跡了。依照殼牌石油公司的估計,大型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及40年。因此,看到自己身邊的某個大公司在一夜之間垮掉時,不必感到驚奇。雖然這種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新陳代謝”現象對於整個社會是有利的,但對於具體企業來說,卻是非常痛苦的。總結正反兩方麵的經驗,人們發現,大部分公司失敗的原因在於,組織學習的障礙妨礙了組織的學習及成長,使組織被一種看不見的巨大力量所侵蝕,乃至最終吞沒了。因此,未來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
建設一個學習型的企業包含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首先,建設學習型企業,就是建設一個能夠在工作中體會生命意義的團隊,一個全體員工都能做到努力學習的團隊。學習型企業非常強調活出生命意義。既重視企業的發展,又重視員工的發展,這正是儒家以人為本思想在建設學習型團隊中的應用。
第二,學習型企業通過學習創造自我、創造未來能量。為了學習而學習是毫無意義的,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整天學習而不能把學習轉化成創造能量,那就是一棵隻會長樹幹枝葉而不會結果的沒用的果樹。因此,應該強調把學習轉化成創造力。
第三,學習型企業要實現企業信息資源的完全開放。企業所收集到的各種新知識和新信息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和員工分享。員工可以隨時谘詢他所需要的信息,各級各類型的部門組織應完全對所有人開放。
第四,學習型企業員工之間互相學習,員工關係非常和諧、融洽。
大家在交談和工作時都能彼此尊重和信任,人們把彼此當作工作夥伴,無論地位高下,相互之間都可以自由地提出疑問。在這個組織中員工不僅可以分享組織中的共同知識,也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識。
第五,學習型企業需要有濃厚的學習風氣。管理者和員工在思想上必須確立學習的理念,把學習與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理念。省理者不能總是高高在上,要平等待人,多與下屬和員工進行溝通和交流,實現“有教無類”的教育和學習目標。
第六,學習的重點在於落實。落到實處就需要建立一套學習的激勵和約束製度,以確保學習的順利進行。除了企業管理製度要符合學習的需要,還可以成立“讀書會”、“分享會”,使學習的形式豐富多彩,並把學習作為一項工作任務,定期檢查考核,這樣才能保證學習順利實施。
在學習方法上,孔子已經給過我們很多建議。孔子說:“見到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比自己差得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思考以一下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以及自己需要學習和補充知識的地方。”即“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實際上,這就是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又以別人的過失為鑒,不重蹈別人的覆轍。
孔子還說:“我很少看見過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而又能從內心責備自己的人。”在企業內部,人們往往能夠一眼看到別人的錯誤,卻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錯,也因顧及麵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絕承認錯誤,更談不上從內心去責備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