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怒之下殺了華佗,頭痛得半夜睡不著。下半夜困極了,剛剛合眼就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華佗哢嚓一聲把他的頭劈開了。曹操驚醒,睜眼一看,妻子卞氏端著湯藥正要喂他。曹操想想夢境,這才後悔起來:“唉,我不該錯殺華佗!”相傳,曹操最後確實是死在這個頭痛病上。
這幾乎是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人們可能這樣想,我絕對不會憑空猜測人,但事實上,人總是在自己沒有察覺的時候犯疑心病。以曹操的智慧,為什麼也會這樣呢?這正是由於“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造成的。當時,曹操正當兩軍交戰的關鍵時刻,所有的神經幾乎全部高度緊張。在這樣生死存亡的關頭,華佗要開腦治病,疑心重的曹操不能不懷疑華佗的動機。
在管理者管理企業的時候,如同曹操一樣帶兵打仗,有時候,也會遇到企業的成敗存亡的危急關頭。在這個時候,如果管理者能夠保持清醒,不重蹈曹操的覆轍,才是一個具有良好工作作風的管理者。對於人的管理,不會“錯殺”企業中的人才;處理事,也不會由於疑心而犯司馬懿中諸葛亮的空城計那樣的錯誤。
一個管理者容易犯的另外一個毛病就是自以為是,固執己見,因為大多管理者都是企業的精英,他們確實有著可以自豪的地方,這使人們對他們產生一種佩服的感覺,甚至還去學習他們。但是,過分地自豪,甚至自大、狂妄,驕傲得不著邊際,那就預示著一種危險,一種潛在的巨大危機。
毛澤東在評價他的部下葉劍英的時候就說過這樣的話:“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意思是說:葉劍英元帥像諸葛亮哪樣任何事情都謹慎行事,在重大的原則問題上也從來都是立場堅定,方向正確的。這就是說,葉劍英元帥是一個膽大心細堅持原則的人。
鋼鐵大王卡耐基曾給一位即將登上經理之位的躊躇滿誌的年輕人這樣的勸告:“這個位置很適合你,你也有能力做好這份工作。不過,請謹記,你既然準備接任這份工作,就要馬上著手解決問題。要知道,即使是一個陌生人,也能發現問題。全力以赴地去做好你的工作,但同時要注意你的後麵,看看是不是有人掉隊,如果後麵沒有人跟著你前進,你就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別忘了,你並不是一個不可取代的人,在你感覺情況還不錯的時候,要盡量冷靜地思考一陣。你的幸運可能是你的機會好,交上了好朋友或是對手太弱。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謙虛,不然的話,現在有12個人可以勝任這個職位。我相信他們當中一定會有一兩個會幹得比你出色。因此,千萬不要自以為是。”人是這樣,企業也是這樣,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結果隻能帶來失敗。曾壟斷我國自行車市場的三大王牌鳳凰、飛鴿和永久,由於未能考慮消費者需求變化所帶來的新要求,而是盯著自己的產品,盲目地聯營與擴大生產規模,最終在山地車、跑車、郊遊車等新品種迅速進入時,被新興企業擠出了行業。
一些特別成功的公司,曾經的成功使他們忘卻了即將來臨的失敗,隻看到自己,而對外邊的情況一無所知或視而不見,盲目相信過去成功的經驗現在仍然也會成功。這些企業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文化和習慣,導致它們朝錯誤的方向發展。
企業的管理決定大多數出自內部。企業的需要經常被置於企業想要“服務”的對象之前。“經常是在傾聽顧客說話之前,就對顧客說我們知道你想要什麼。”由於很多長期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都持有這種自以為是的做法,結果就產品滯後於市場。
由於對市場的滯後,一些老顧客們隻好從別處找到更適合他們需求變化的產品與服務,甚至是跑到競爭對手那裏尋求,許多大司因此一落千丈。當年極盛一時的“三株口服液”,銷售額曾達到了驚人的80億元,而現在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三株的管理者認為:“我了解客戶,因此,在我的銷售中可以走捷徑。”這僅僅是對客戶的假設,而不是客戶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推銷,從而忽略了客戶利益至上的原則。結果丟掉生意,使公司銷售額減少,最終導致企業破產,可謂代價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