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盡善盡美(1)(3 / 3)

沒有模仿,根本不可能創新;不懂模仿,也肯定不懂創新!創新幾乎無一例外地要在原有的模仿基礎上產生。不去模仿,創新就沒有根基;不先模仿,創新一定是盲目的。對於企業來說,模仿是一條安全而高效的捷徑,因為模仿是走別人已經走過的路,哪裏有險灘,哪裏有暗礁,已經被前人所探明。

善於學習的孔子自然知道學習的捷徑就是模仿,所以,他就請唱歌的人反複唱,然後就能模仿他唱。

大家都知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故事,一個善於模仿而使國力大盛的典型事例。趙國北麵是匈奴,因此,趙國是中原七國中最早湊現拋棄戰車,而使用騎兵進行作戰的國家。

趙武靈王即位前,趙國國勢很弱,甚至無力抗擊二、三等小國中山國的侵擾。趙武靈王即位後十八年中,趙屢敗於秦、魏,除損兵折將,國力大衰,還不得不忍辱割地,麵對各國軍事掠奪,趙國幾乎沒有還擊之力。

後來,趙武靈王認識到靠中原傳統的步兵和戰車配合作戰的方式是不能行的,因為笨重的戰車隻宜在較為平坦的地方作戰,在複雜的地形中運轉十分不便,眾多的步卒也無力對付那奔馳迅猛、機動靈活的騎兵。必須學習諸胡的長處,壯大自己,才能免於被動挨打。隻有以騎兵對抗騎兵,才是增強趙國軍事力量的唯一出路。同時,隻有改中原地區的寬袖長袍為短衣緊袖、皮帶束身、腳穿皮靴的胡服,才能適應騎戰的需要。

趙武靈王為了抵禦外來的侵略,便號召模仿匈奴,“胡服騎射”,進行軍事改革。他命令士兵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為此,他力排眾議,帶頭穿胡服,習騎馬,練射箭,親自訓練士兵,使趙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而能西退胡人,北滅中山,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企業踏上成功之路,創新固然是十分重要的,而事實上,我們卻偏偏跌倒在模仿這個環節上。

一個企業,沒有人會否認創新的重要性,這是不言而喻的。問題是,在我們還很弱小的時候,為什麼非要沉迷於創新呢?我們還不具備創新的能力。事實上,模仿已經足可讓我們成長得穩當而且更快。

走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新路,總是比走別人已經走過的舊路要慢。因為,走新的路,通常要遇到更多的障礙,要麵對更大的風險。看清楚眼前要走的路,特別是留意別人怎樣走同樣的路,一定有讓企業受益的地方,至少,模仿讓企業避免重複別人已經走過的彎路。

創新雖然值得尊敬,但我們不應小看模仿。創新屬於成熟的企業,模仿令大多數企業受惠。創新起領頭作用,模仿讓所有人跟上來。事實上,人類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進步,恐怕也不能不歸功於我們具有模仿這種能力。創新總是帶有偶然性和特殊性,模仿卻能夠把任何的創新。迅速地變成每一個人都掌握的東西,從而促使整個人類共同進步。

我們常說日本人善於模仿,我們也知道日本人造的東西比西方的還要好。日本人造一個先進的東西,總有大約1O%的核心技術自己搞不出來,必須引自西方。日本人搞一個生產線一百萬元的話,可能就要花十萬元來買西方技術;但另一方麵,日本人卻頑強地堅持著用九十萬元來建構與核心技術相配套的絕大部分技術、設備及人才。值得我們佩服的是它努力以90%的力量堅持自己做,而這些自己做的很多也是模仿了西方先進的技術,日本人在模仿中學習,在模仿中超越。

經濟管理大師彼德·德魯克指出:“康帕克公司成功的原因在於懂得模仿,而且找對了對象。”康帕克公司模仿的對象是誰呢?就是當今世界計算機業的霸主IBM公司。可以說IBM公司每次推出的新產品,都是當代最新技術的成果,代表著計算機未來的發展趨勢。康帕克公司正是看中這一點,才把目光瞄準了它,當IBM公司推出手提計算機後,康帕公司也很快加以仿製,在市場上推出相同的產品。僅第一年,該產品的銷售額就達到1.1億美元,康帕克公司以模仿策略取得了成功。

在中國,一方麵,許多公司靠快速模仿他人的戰略,在競爭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他們已經成為行業中凶猛的競爭者,甚至在某些行業中是市場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