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的打火機,外形學日本,一模一樣,但是,學了10年,日本的打火機能賣幾十美金,溫州的打火機還是隻能賣10元人民幣。
溫州工廠的生產車間外麵都有一塊牌子“謝絕參觀”,據說大家都太厲害,瞄一眼就能原樣學出來,大家都忙於仿造,對於研發創新一點也沒興趣。
溫州的西裝,如果把牌子撕下來,就認不出誰跟誰,一款西服能賣好幾年,所以,溫州的產業結構依然落後,企業老板和員工幹的還是力氣活,掙得的還是辛苦錢。
要按“和而不同”的創新原則來論,恐怕就是那個商標是不同的了。如果商標都沒有不同的,那一定是假冒商品。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企業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企業創新包括以下六個方麵:觀念創新。行動從思想來,觀念支配行為,企業成功取決於觀念的創新,落後的觀念隻能把企業引向死路。
製度創新。製度創新是指引入一項新的製度來代替原來的製度,以適應製度對象的新情況、新特性並推動製度對象的發展。
組織創新。企業創新的目標得以實現就必須有相應的組織創新作保證。
管理創新。急劇變化的時代、異常激烈的競爭以及日趨複雜的環境,那種固定不變的常規型企業管理已經不能適應,必將為創新型管理所取代。
技術創新。把一種或若幹種新設想發展到實現和成功應用的階段。這是一個新設想、新發現產生的過程,是把發明設想變成產品的轉化過程,也是技術走向市場的過程。
市場創新。企業從微觀角度促進市場構成的變動和市場機製的創造以及伴隨新產品開發對新產品市場的開拓、占領,從而滿足新需求的行為。
企業創新從這六個方麵人手,“和而不同”應該成為企業創新的指導原則。通過產品創新,企業可以提高產品質量,使產品功能更好地滿足用戶需要,使企業產品的競爭力提高,改變用戶對企業產品的看法,從而改善現有的市場條件。這是企業在競爭上的“和”各企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和手段卻很“不同”,這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企業都用同樣的手段,就不能成為核心競爭力。
日本的索尼公司就是由於擁有極小化的關鍵技術及研發能力,使得其在電子及家電相關產業方麵的優勢維持數十年之久。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福特,在汽車發展的初期,通過在技術、管理等方麵的創新,使汽車的價格大幅度下降,成為普通消費者樂於接受的交通工具,財源滾滾而來,福特汽車公司獲得迅速發展。
追求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目標,是企業的共同目標。企業創新,追求“不同”是實現其目標的根本手段。
在企業內部,從管理的各個角度出發,都應堅持“和而不同”的原則。無論企業的老板還是員工,重大體,顧大局,萬眾一心如一人,這是企業最大的“和”。在企業創新問題上,大家就應該發揮個人才智,堅持自己的獨到見解。那種整天隨聲附和,平平庸庸,唯命是從的風氣,是企業管理乃至企業生存的大忌。
二、模仿——安全而高效的捷徑
《論語·述而第七》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孔子不但善於教育他的學生,而且對於藝術也頗為在行。他不但喜歡音樂,而且愛好唱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就是說孔子與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模仿他一起唱。看來,孔子不但是個歌迷,而且也是善於模仿的高手。
模仿也是一種學習,對於模仿者來說,模仿是避免走彎路的捷徑。我們經常聽到人們提倡創新有多麼好,卻從來沒有人提起模仿其實也是一樣的重要。事實上,學習,就是一種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