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可以起到明顯的激勵作用,從而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
榜樣激勵的核心就是企業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則。事實證明,企業管理者的一舉一動通過暗示作用、模仿作用等心理機製激發下屬的積極性,使員工在管理指令和工作規範兩方麵的執行力大大增強。
六、管理者應先行其言
《論語·約雙第:》子貢問君子。
子日:“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子貢問怎樣才算是一個君子,孔子說:“先把自己的理論施行了,然後再說出來。”在具體涉及言行關係時,孔子反對“巧言令色”,主張身體力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就是說君子要少說空話,多幹實事,要少言多行、先行後言。
凡是公司決定的事,凡是自己想好了的事,就要去做,在做中調整。海爾張瑞敏的理念是迅速反應、馬上行動。他認為80年代做市場是打固定靶;90年代是打移動靶;現在是打飛靶了。不在運動中調整,一定在思考中失敗。
首先,空談最大的弊端就是浪費時光,錯過時機。
從前有兄弟二人,看到大雁從頭頂上飛過,便要拿弓射。將射之時,哥哥說:“射下來煮了吃。”弟弟反對說:“鵝才好煮了吃,大雁應該烤著吃。”二人爭論不已,隻好去讓村裏的長者評判。長者讓他們把雁分成兩半,一半煮,一半烤。判完後,兄弟倆再去找雁,大雁早就飛得無影無蹤了。
錢伯斯,美國思科係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在中國的每一次演說中,都不厭其煩地重複:在越來越網絡化的經濟中,不是大的吃掉小的,而是快的吃掉慢的。在這個世界裏,速度將轉化為市場份額和利潤,最終是快者為王。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注重技術創新已成為世界性潮流。技術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產品的生命周期明顯縮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出來後,隻能“各領風騷沒幾年(天)”。過去那種企業依靠一種新技術、新產品“一招鮮,吃遍天”,或吃上多少年的時代,可說是一去不複返了。
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成為技術、管理、創新速度的競爭。快者,才能占得先機,贏得主動。正因為如此,許多成功的企業在競爭策略上都把“快”作為要求之一。美國矽穀裏是沒有白天黑夜之分的,“天”早已不是計量時間的尺度,因為可能等你一覺醒來,你所在的領域已經重新“洗牌”。
台灣電腦業的競爭往往是甲推出某新款機型,一麵市就會被其對手買回,然後乙從使用者的角度,用一個通宵的時間解剖分析找出缺憾,在三天內推出自己的改進機型,搶占市場。海爾集團注重快速推出新產品,每天申報兩項專利,新產品貢獻率達到70%。
然而,眼下也有不少企業很少研究和注重運用快速戰略,麵對激烈的競爭,還是習慣於“研究研究,討論討論”,工作節奏慢吞吞、晃悠悠。無論是新產品開發、資金周轉的速度,還是產品分銷、售後服務等等的速度,都是低速運轉;對市場變化和機遇,或反應遲鈍,或無動於衷,決策慢,不會利用機會發展自己,往往是坐失良機。
其次,理論如果不能在實踐中檢驗,那麼,這個理論的可靠性就足以引起我們高度的懷疑,而盲目迷信言教的人就會受到現實的懲罰。
戰國時代的趙國,有一個喜歡紙上談兵的趙括,談論兵法滔滔不絕。他的父親看到這個情況,提醒人們,趙括並不真正懂得用兵之道,並且還舉出了例證說:“兵,死地也,而趙括隨意更改了這個說法。”不幸被其父言中。趙國的國君聽信了趙括的誇誇其談,委派趙括與秦軍作戰,結果在長平之戰慘敗,45萬之眾被秦軍坑殺,成為中國古代戰史上一戰死亡人數最多的戰例。
馬謖是三國時期的蜀國大將。劉備在臨終前曾囑咐諸葛亮:“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然而,諸葛亮還是在街亭之戰中,任用馬謖擔當守衛街亭的任務。結果,馬謖違背命令,被魏將張頜打敗,蜀軍被迫退守漢中。
列寧在1919年撰寫的《偉大的創舉》一文中指出:“少說些漂亮話,多做些平凡的、日常的工作。”鄧小平有句名言叫“不爭論”。蘇東坡就是一個不爭論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