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為政以德(2)(2 / 3)

儒家非常注意從德行來分辨君子和小人。在我國的古代典籍中,“君子”和“小人”的內涵十分廣泛。“君子”是指德高行潔的人,“小人”是指德濁操薄的人。

君子與小人趣向不同,即君子注重道德的修養,使自己的行為合乎於社會的道德規範;小人隻貪圖個人的享樂,生活的安逸,而不注意自己的道德修養。君子遵紀守法,小人貪利而犯法。

君子和小人的價值取向不同。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懂的是“義”,小人懂的是“利”。君子和小人的價值追求是如此之不同。

君子和小人在對待人際關係和不同意見持有不同的態度,因而在行動上就完全是不同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普遍也。“比”:偏黨也。即“君子”講究團結而不互相勾結,而“小人”卻是互相勾結而不講究團結。

君子好學,注意廣博地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孔子說:“君子博學於文。”君子對於社會有其重要的責任,不學習,不掌握各種文化知識是不行的,所以愛好學習,吸取各種知識來武裝自己的,是君子的德行。相反,一些眼光淺薄者,貪圖眼前利益的小人,根本不重視知識,自己也不學習,認為“找到錢就行”,這也是君子與小人在對待知識上的差別。

君子重行,重視實踐。孔子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而小人總是:“巧言令色”。子貢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君子,孑L子回答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要先做而後說,而不是說了不做。孔子還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

企業管理使用小人其害甚大。諸葛亮指出:有八種人不能用:“一日,貪而無厭;二日,懷賢嫉能;三日,信讒好佞;四日,料彼不自料;五日,猶豫不決;六日,荒淫酒杯色;七日,奸詐而自怯;八日,狡言而不禮。”在關鍵的時刻用了小人,會給企業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因此不可不慎。

四、管理者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論語·子路簪第十三》子日:“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孔子的一位朋友要出任地方行政長官了,就跑來問孔子:“孔子啊孔子,你是一位智者啊,你說我這個地方行政長官該怎麼當啊?”孔子說,老朋友啊,搞管理很容易,也很不容易,我隻能告訴你九個字:“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先有司,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首先自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然後才能帶領部下做好他們各自的工作,既包含有兩個意思:第一是自己要出色地、專業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第二是要在工作狀態和職業精神上給下屬帶一個好的頭。這也是做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哪個下屬會忠誠地追隨一個不能勝任自己工作的上司呢?哪個下屬會死心塌地為一個不能為他們樹立表率作用的領導效力呢?所以,孔子說的“先有司”,是做好管理工作的第一要義。

作為管理者,在日常工作當中,其作用就是對員工實行督導檢查,對員工進行教育,在員工有困難或不知道該怎樣做的時候,甚至是出現問題後,對其進行現場指導或幫助,給予其工作上的支持,以便於員工及時改正錯誤,積累工作經驗。因為,既然是管理者,就意味著你比員工懂得多,見得廣,你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員工。所以,對所有管理者而言,要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明確自己在工作中的地位,更要正確認識“管”的含義和作用。其實,說明白了,“管”就是言傳身教,就是正確引導,而其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在警示、促省和糾正。這就要求所有管理者時時刻刻都要以自己為表率,為員工樹立榜樣,當一個好的帶頭人。

香格裏拉飯店在客人較多時,經理們一樣會和普通員工去端盤子,幫助員工。這樣做,並不顯得掉價或有失身份,相反,此舉不僅緩解了員工的工作壓力,還會在員工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形成強大的團隊凝聚力。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管理者,他們抱怨自己的同事和下屬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或者無法完成任務,或者不能以最好的質量完成任務,或者在工作上無法做到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但是,他們自己有沒有想過:他們自己有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有沒有為他們的下屬做出一個好榜樣?從一定意義上講,有什麼樣的領導者就有什麼樣的下屬,有什麼樣老板就有什麼樣的員工,有什麼樣的管理者就有什麼樣的下屬。所以,如果你的管理工作遇到了問題,你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做得怎樣?什麼叫赦小過呢?孔子說的意思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選用人才要看大局。如果一個人總體上能夠勝任你所給他安排的工作職位,那麼在工作的非關鍵細節和其他方麵,就應該寬容一些。沒有哪個人沒有缺點,沒有哪個管理者身上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所以,管理人要做到張弛有度,該嚴的地方要嚴格,該寬鬆的地方要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