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仁者愛人(4)(2 / 3)

管理企業也需要有這樣的調查研究的精神。一方麵,要了解企業內部員工的所喜歡的關心的事情;另一方麵,也要了解大家所厭惡所摒棄的事,作為加強管理的切人點,以找準企業管理的症結所在,通過問題的解決,提高管理的力度。

了解員工的好惡,就不能阻塞員工的言路。當然,聽別人給管理者提意見,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情,但,管理者應該考慮到,員工的意見是改進工作的良藥,而管理者應該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來聽取意見,否則就會落得周厲王一樣的下場。

周厲王是與孔子同一個時代的貪婪暴戾的統治者,他的暴虐無道終於激起了廣大國人的憤慨,國人都公開議論他的過失。召公勸諫說:“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厲王發怒,找來一個衛國的巫師,讓他來監視那些議論的人,發現了後就來報告,立即殺掉。

這樣一來,議論的人少了,可是諸侯也不來朝拜了。

三十四年,厲王更加嚴苛,國人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路上相見也隻能互遞眼色示意而已。厲王見此非常高興,告訴召公說:“我能消除人們對我的議論了,他們都不敢說話了。”召公說:“這隻是把他們的話堵回去了。”並警告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厲王不聽勸阻。從此,國人都不敢說話。過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襲擊厲王。厲王逃往他國。

一個管理者有了“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的精神,對於改進管理工作,堵住管理漏洞有極大的幫助。

《鄒忌諷齊王納諫》就說明了這個道理。齊國的鄒忌雖然身長八尺,容貌光豔,但他知道自己並不比徐公美,於是,鄒忌上朝時和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我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國土縱橫各千裏,有一百二十座城,宮裏的妃子和左右的侍從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沒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國範圍內的人沒有不想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厲害了。”齊威王說:“確實是這樣的情形!”於是立即下令:“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夠當麵指責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書麵規勸我的,受中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指責規勸我的過錯,能使我聽到的,受下等獎賞。”命令剛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造言規勸,宮門口和院子裏好像鬧市一樣;幾個月後,要隔些時候才有人偶然造言規勸;滿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有什麼可以進言的了。

周厲王用殺戮阻塞言路,實際上使自己脫落了人民,雖然貴為天子,可是被分封的諸侯卻不來朝拜。齊威王虛心聽取百姓的意見,結果燕國、趙國、韓國、魏國都是當時並列的國家,卻都來朝見齊王。可見,不能做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隻能造成國家的衰敗。

對一個管理者而言,最大的危險就是他手下有一幫唯唯諾諾的部下和一群敢怒不敢言的員工。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卻偏偏喜歡聽奉承話,不喜歡敢於提意見,有獨立思考的人。這正是管理中的大忌。而管理者通過了解員工的好惡,不但能使企業改善管理,甚至可以使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轉危為安。

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是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其汽車銷售額在全世界汽車公司中名列第九,由於管理不善,瀕臨倒閉。艾科卡臨危受命,擔任總裁。上任伊始,他就針對公司內部人浮於事、秩序混亂、缺乏溝通的種種弊端,對公司進行改革。

艾科卡很善於應了解員工的想法,因為他知道員工的想法反映了公司的管理問題究竟出在哪裏,他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程序,特別是在一線的員工,他們的想法往往是問題的關鍵。於是,他通過很多的辦法了解員工的意見。

兩年時間,艾科卡走遍公司每個生產車間,與工人直接對話。

在一係列員工大會上,他感謝工人在艱苦日子裏與公司合作,並承諾,待情況好轉,一定使工人們重獲與福特和通用汽車公司工人相同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