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靠一個人的力量無法達成管理任務。如果懂得培養人脈,逐步建立人脈網絡的支持體係,就可以強化個人管理能力。當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同他的下級和員工建立了良好的人脈關係的時候,管理方式就更加人性化,管理指令的下達和執行就能暢通無阻了。
企業的管理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者的好壞。管理者在建立人脈關係方麵的能力,說明管理者素質和能力的高低。因為,員工對於企業的忠誠度,首先反映在對其管理層的態度上。企業員工的態度,正是管理者是否擁有好的人脈關係的一麵鏡子。以孔子的觀點來說,管理工作是否有卓有成效地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員工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也、
六、減少“異端”對企業的危害
《論語·為改第二》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論語·衛靈公第十互》子日:“道不同,不相為謀。”孑L子說:“對於錯誤的行為要及時糾正,這樣才能把危害降低。”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糾正,才能防患於未然,無論這個問題發生在什麼地方,包括錯誤的思想,執行的偏差。在這裏,孔子所說的“異端”主要是指錯誤的思想,就是在企業中違背企業戰略的思想。這些“異端”的思想從企業內部給整個企業的競爭力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害,存在“異端思想”的企業就好像一個自己有病的運動員,無法和對手進行有效的競爭。許多企業管理者往往忽視了這個問題所造成的危害,當企業競爭失敗時,所有的問題才最終顯現出來,但為時已晚,企業已經病人膏肓了。所以,每一個管理者,都要及時發現企業的“異端”思想,並及時加以糾正。
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說:最大的障礙就是通常在管理層的一些人,對戰略表示不同意,因此他們可能會點點頭說這是我們的戰略。但實際上在他們工作的時候,總是反對這個戰略。單位中存在著這樣的一些人,承擔重要職責。他們對戰略不積極。這些人簡單地說必須離開公司。典型的錯誤就是將這些人保留得太久。
首席執行官說,“好,如果我們不斷解釋的話,也許最終他們會被說服的。”但是有些人是從來是不會改變自己的思想的。他們覺得這個戰略會威脅到他們自己,會使他們在組織中的地位降低。
因此,你就會有內部鬥爭,你必須要用你所有的能量來與你的競爭對手進行戰鬥。
孔子還說過:“道不同,不相為謀。”作為管理者,首先要加強溝通和理解,減少“異端”思想產生的機會。另外就要做到“攻乎異端”,防患於未然。
“異端”思想的出現,首先來自對企業戰略的不理解。管理者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製定了一份戰略,並沒有廣泛地加以宣傳。也許高層管理人員了解戰略,他們有自己的戰略計劃書,他們通過會議來討論戰略,他們可能也有一個對戰略的普遍理解。但是基層的員工呢?他們可能對這個戰略不理解,因為管理層沒有花時間,去把這個戰略的內容向大家廣泛地宣講,並沒有幫助企業中的每一個部門,將他們的具體工作和戰略的內容結合在一起。如果你不能夠很好地宣講你的戰略是什麼的話,那麼你的銷售人員也好,產品開發部門的人員也好,他們真正想執行這戰略就很難了。如果他們不了解這個戰略是什麼的話,他們隻能簡單地去遵循行業的標準。
把錯誤的思想製止在萌芽狀態是最高明的做法。但事實上,很多管理者都讚賞那些所謂“解決問題的高手”,而對於能夠做到“防患於未然”、“攻乎異端”的人卻缺乏深刻的理解。這不能不說是縣有管理洞察力的人的一種悲哀。扁鵲出名的故事正是這樣的生動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