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媒體時代下廣告創意的探索(2 / 2)

如果采用單一的多媒體表現手段創造的廣告作品,給人的記憶和感知也隻能夠停留片刻,不能在時空上有更多的表現,而將多媒體表現手段與更多的傳播媒介配合,不僅能夠突破空間的束縛,同時也滿足了當下受眾各個方麵的需求,使得廣告創意的呈現更加完整,效果更加強烈,更加脫穎而出。

2.感知體驗重構對廣告創意的影響

全媒體時代下,人們被冗繁信息的媒介包圍著。我們的各個感官時刻都在主動或是被動地接受外來的刺激。過度的刺激會讓我們的感官開始麻痹,所以需要尋求治療感官麻痹的方法或是突破口。感知重構就是將我們對事物原有的“感知記憶”打破,換一個角度方式來看待。例如人類的視覺,某人看到一盞燈,普通的材料製品的燈,如果將燈的材質調換成為毛發,那麼原有的視覺就會瞬間擁有的觸覺的體驗,這就是感知體驗的重構。日本國際平麵設計大師、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原研哉則稱其為“RE-DESING”。“將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種創造”。同樣在全媒體時代下,每一個承載信息的媒介本身可以呈現不僅僅隻有一種表達方式,媒介與媒介之也不再是相互獨立,媒介對於人類固有的感知體驗是可以相互融入或是交換,利用媒體的力量給予廣告創意多元的體驗,讓受眾不僅能夠豐富地接受到信息,而且能夠不同於以往的經驗。例如某一人欲向他的女友傳達愛意,通過手機在互聯網定製了一個服務,當女友通過手機與對方視頻時男友會送上深情一吻,女友可以通過手機感受到對方的溫度和親吻時的微微動作。這一細微處的變化就會給人感官一次震撼,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全媒體為人們建立一個可以同屏幕感知的機會,那麼廣告創意也可以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激發人們對感知體驗的新追求。

3.反對虛假體驗的廣告形式

針對用戶體驗的廣告在市場層出不窮和媒體技術的發展,期間也不乏出現了濫竽充數之輩。廣告追求效益是與生俱來的特質。但是廣告創意是在以真實的產品信息和服務信息為基礎,通過分析調查將其用新穎獨特,吸引人心的廣告手段表現出來。信息的真實性是必須保障的,廣告創意其采用的誇張的表現手法與隱瞞事實,欺騙消費者的行文是完全不同的。例如電視裏播放一段低汙染油漆的廣告,房子的主人進入家門時仿佛進入了大森林,熊貓也在陪伴小朋友愉快的玩耍。大熊貓和大森林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太可能在家庭中出現的,但是觀眾接受這樣的表現形式,因為兩個誇張元素加入的目的是為了體現產品綠色環保的特性,並沒有誤導大眾。但是時下,我們經常通過媒體看到這樣的廣告:一位自稱是擁有海外背景的老專家,通過改進他的祖傳秘方,研製出了一種特效藥物包治百病,同時還會出現很多“患者”闡述用後的奇特效果。而實質上,廣告中的專家、患者都是演員扮演的。這種用戶體驗表達方式就屬於欺騙消費者,誤導消費者。

在全媒體時代,信息的高速流轉這樣的虛假信息會給社會造成極大的損害。類似於例子中的“虛假體驗”不應該出現在廣告創意者的腦海中,這也並不屬於我們之前提到的互動體驗和感官重構體驗的範疇。這隻是為了追求利益、蒙騙消費的表演。所以不能夠讓這樣的虛假體驗混淆了受眾的試聽,同時也違背了全媒體時代追求服務人類,以人為本的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