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中科創業: 那個莊家狂舞的年代 (4)(3 / 3)

中國的股市還是個資金黑洞,什麼時候資源用完了,也就完了。從時間上看,一旦大家預期到場外資源要用完,股市就會崩盤。然後,股市再慢慢走上正軌。壟斷創造和吸引了更多的騙子。股市中的欺騙其實是政府有意無意中造成的。政府為了防止欺騙,又要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好比說規定上市公司3年淨資產收益率在10%以上才能增發配股,由此導致上市公司進一步采取短期行為。試想,我上市後募集了1個億的資金,加上我原來的1個億,我每年必須有2000萬元的利潤才有可能配股,但實際上任何一個好的項目都不可能一兩年內就贏利。那麼,這個上市公司該怎麼辦呢?它自己就最有積極性去坐莊炒作。它本來過不了這一關,但現在自己炒自己,過了這一關,而實實在在的企業反而不敢上市,因為它上市後達不到這個要求。從理論上講,這個東西不難理解。就像斯蒂格利茨和溫斯的信貸配給理論提出的,由於存在著“逆向選擇”,銀行的貸款利率提得越高,老實的企業越不敢來貸款,來的全是騙子和冒險家。由於“逆向選擇”,越有能力操縱股市的人越願意上市,因為它最有“能力”滿足監管的要求。

胡舒立(《財經》雜誌主編):中國的證券市場有著強大的“莊股”支撐體係,正是莊家的天堂。這是個讓人難以接受的結論,但現實就是如此。在整個莊家支撐係統中,最粗壯的基幹就是金融支撐係統。

事情說起來顯得有些簡單:證券市場不是個封閉的體係,其運轉有賴於金融係統;疾患纏身的金融係統,又反過來使證券市場病征加重。在呂梁案中,幫助莊家創造兩個月內“融資”54億元的中介機構,正是明知其操縱股價違法違規,卻又爭先恐後不遑稍讓的眾多證券公司,其中絕大多數是國有大型證券公司,總計有153個營業部。幫助呂梁“融資”的券商們的名單,見諸檢察院的公訴書,被廣泛刊登於各家媒體。然而,或因涉案者過多,或因法律界定的含混,或因其他,相關責任者並沒有受到任何司法追究。不獨如此,其中不少責任者在風頭過後仍官複原職,甚至仍然升職,看來在其本公司的心目中確實不是違規,也不是失職。如此結局,雖然在人們意料之中,可以有種種說得過去的解釋,但也無可爭辯地表明,中國證券市場的莊家支撐體係是何等堅固!

監管當局為證券市場激濁揚清做了許多事情,一連串為惡最甚的案件被查處、被曝光、被繩之以法,確實起到了震懾作用。在震懾之餘,如今前車之轍已經昭然,可知呂梁們的出現不是偶然,而莊家們的幫凶其實是一個完整強大的支撐係統。如果還想朝著既定的方向走下去,現在就已經到了對莊家係統施行手術、掘其根本的時候了。這關乎中國證券市場是否能夠有一個健康的未來,關乎中國市場經濟體係的未來。當然,手術者也不應當隻是一家監管部門或一個方麵軍,這需要全局性的堅決行動。

道理很簡單,重要的是盡快達成共識,付諸實施。否則,新的呂梁再現江湖,恐怕不過是時間問題。

1992年深圳“股瘋”現場。呂梁的神奇人生從這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