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在中國,醫生有醫生的問題,病患有病患的問題(5)(2 / 3)

但是,孕婦無論如何應該正確使用安全帶,因為您已經不是一個人,而且,您一個人的安全行為,承擔著兩個人的生命健康。

就因為這個孕婦覺得自己肚子太大,係安全帶不方便,結果丈夫一急刹車,孕婦腹部受到劇烈撞擊,把子宮裏的胎盤給震掉了。正常情況下,都是胎兒最先娩出,胎盤徹底完成任務後,才從子宮壁上全麵剝離,從產道撤退排出。而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之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就成了最嚴重的產科急症之一--胎盤早剝。胎盤是胎兒賴以生存的發動機,這一早剝,就相當於一輛小車在路上開得好好的,突然發動機因為某種原因被部分或者全部卸載了,如果不及時處理,小車立馬就要歇菜。

我們趕緊把孕婦推進B超室,胎心還好,胎盤已經有部分剝離。雖然胎心在超聲下跳動正常,但是隨後的持續性胎兒監護顯示,胎心監控線平直,幾乎沒有波動,沒有滿意加速,甚至偶爾還有小的減速發生,孕婦主訴胎動減少。一係列問題都在提醒醫生,胎兒已經存在宮內缺氧。宮頸還沒開,孕婦還是初產,根本沒有短時間內經陰道分娩的可能性,這下沒的商量了,必須立即進行剖宮產,才能讓母親和孩子脫離險境。

“孩子還沒足月,不過以協和兒科目前的醫療條件,隻要住院費跟得上,34周的孩子,起碼4斤以上,存活和將來的問題都不大,應該趕緊開刀,否則情況不斷變壞,大人孩子都有生命危險。”我趕緊交代病情。

“都聽大夫的,錢不是問題。”丈夫果斷回答。太好了,這是醫生最喜歡的答案!病人順應性好,相信醫生,家庭條件好,不用考慮錢的問題,醫生可以輕鬆上陣,有多大的能耐,隻管用出來就是。胎兒缺氧的根本原因在於胎盤剝離,剝離的胎盤不可能重新複位,目前還沒有醫療手段能把掉下來的胎盤再粘到子宮壁上。胎兒的情況已經很差,子宮已經不適合胎兒繼續生存,如果胎盤繼續剝離,胎兒在子宮內的情況隻會越來越差,隨時可能胎死宮內。

隨著胎盤剝離麵積的不斷增大,血液積聚於胎盤和子宮壁之間,一方麵母親有失血性休克的問題,另一方麵,由於局部壓力逐漸增大,逼迫血液侵入子宮肌層,肌纖維斷裂、分離,變性,更加嚴重時,子宮表麵呈現廣泛的藍紫色瘀斑,稱為子宮胎盤卒中。此時,肌層纖維徹底疲軟,將失去上天賦予的主動收縮這一天然止血功能,子宮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噴血口。而且,嚴重的胎盤早剝隨時可能發生凝血功能障礙,導致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孕婦自身的凝血係統崩潰,身體還有一個巨大的噴血口,這時候再上手術台,可能一切都來不及了。

產科醫生的決斷一定要快,一定要搶在情況變得更壞之前主動出擊。產科醫生最怕的就是“再等等、再看看、再觀察”的優柔寡斷,因為一旦出現嚴重的產科並發症,大多數時候,情況隻會越變越壞,越來越難以挽救。產科最怕的就是“拖”,一拖再拖,拖到死亡的邊緣時,隻有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世間沒有神醫,隻有冷靜、客觀、準確的判斷和預測,及時的診斷和出擊,才能不讓病人和自己陷入險境。

可有的時候,為了肚子裏的孩子,隻要母親的身體情況還允許,產科醫生又必須學會“拖”。因為發生問題的時候,胎兒往往沒足月,太早終止妊娠,把孩子從子宮裏拿出來,媽媽的命保住了,孩子的命就可能不保。有時候,多拖一天,孩子就成熟多一點,多拖一個禮拜,早產兒生出來麵臨的可能就是死和活的差別。所以,產科醫生又要學會審時度勢,懂得科學地“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