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9年,數字PET的研究進入最後攻堅階段,謝慶國團隊就開始著手PET的產業化,與蘇州瑞派寧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合作。2010年世界首台全數字PET問世後,以最快的速度在瑞派寧轉化為成熟產品。目前,小型全數字PET的產業化工作已在企業穩步推進,Trans-PET BioCaliburn係列產品已打開市場,完成動物基礎實驗達600餘例,在生物醫學基礎研究和藥物開發等領域發揮出重要價值。
同時,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型臨床全數字PET-CT的產業化工作已在緊鑼密鼓地開展,相應的應用示範中心會同步建設,整個產業鏈的布局也在規劃中。
“這不僅表示全數字PET產業化步伐在大幅加快,還帶動了PET上下遊的產業鏈發展。目前,在鄂州已經有新型閃爍晶體廠商得到支持,數字PET核心光電器件SiPM的國產化也在同步推進。這是技術革新帶來的鏈式創新,一旦形成規模,則有希望讓行業‘重新洗牌’,為我國在PET領域‘一步趕超’創造機會。”但謝慶國也坦言,目前“形勢也非常緊迫。隨著全數字化成為行業的趨勢,飛利浦、西門子、三星、日立等醫療產業的新老巨頭已紛紛在這個方向上高調跟進。今年4月,飛利浦已經推出了以‘數字化’為主打的臨床PET/CT——VereosPET/CT,動作非常快。”麵對這樣的局麵,他並沒有喪失信心。“目前,我們在脈衝信號數字化方法等核心技術上仍有明顯優勢,隻是機會稍縱即逝!我們不指望靠形成一兩家大企業去和這些跨國巨頭去拚體量,當務之急,是要推動更多的企業參與整個產業鏈的全麵創新,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我甚至考慮學習特斯拉推廣電動汽車的做法,在必要的時候向產業同盟者免費開放全數字PET的核心專利。”謝慶國不無憂慮地說。
“要將中國的全數字PET做起來,必須以非常之舉成非常之事。”謝慶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