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連讀三遍,李白失聲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聲哪!”
心想:見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請教請教。雖說自己也跟詩打了幾十年交道,但這散發著野花香味的詩還真是頭回領略哩。
他回轉身,看見崖石邊的平地上攤著一堆稻穀,看來,準是許宣平老翁曬的。李白索性往邊上一蹲,一邊欣賞山中的景致,一邊等老翁來收穀。
天黑了,李白忽聽到山下傳來陣陣擊水聲,循聲望去,隻見山下的小河對岸劃來一隻小船,一位須發飄飄的老人立在船頭弄槳。
李白上前詢問道:“老人家,請問,許宣平老翁家在何處?”
原來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許宣平老翁,上次他見李白身穿禦賜錦袍,以為又是官家派來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願去歙縣城了。沒料到,此人竟跟蹤而來。這時,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隨手指指船籬,漫不經心地答道:“門口一杆竹,便是許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鬱鬱蔥蔥的山巒,又問:“處處皆青竹,何處去找尋?”
老人重新打量著這位風塵仆仆、滿臉汗水的客人,反問道:“你是……”
“我是李白。”說著,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連忙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老人一聽,雙手一拱:“哎呀,你是當今的詩仙!我算什麼,不過是詩海裏的一滴水罷了。你這大海怎麼來向一滴水求教,實在不敢當,不敢當!”說完,撐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個月了,我風風雨雨到處找你,好不容易見到了老師,難道就這樣打發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摯的話語打動了老人的心。兩人對視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從此,無論在漫天的朝霞裏,還是在落日的餘暉中,人們經常看到李白和這位老人,坐在溪水邊的大青石上飲酒吟詩。那朗朗的笑聲,和飛瀑的喧嘩聲彙成一片,隨溪水一起送到百裏千裏之外……
至今,許多遊人一到黃山,總愛順著淙淙的溪水,去追尋李白的遊蹤。
看見了嗎?過虎頭岩,在鳴弦泉下,有一塊刻著“醉石”二字的巨石,傳說,當年李白和老人就在這裏欣賞山景,飲酒吟詩。他們經常用旁邊的泉水來洗酒杯,所以這泉就叫“洗杯泉”。
名師點評:
李白求師成功得益於他誠懇的態度和對老師的尊重。在買酒的路上,偶遇一出口成章的老人,欽佩他的才華,而在邂逅老人的路上,耐心等待了他將近三個月,李白拜師的赤誠之心,最終贏得了老人的信賴,兩人經常坐在溪水邊的大青石上飲酒吟詩,使李白詩歌的水平大幅度提升。曆史又一次證明:高情商是成功的最大秘訣!對情緒的有效管理實在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