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閔損為後母求情(1 / 1)

閔損,字子騫,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

閔損很小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後來,他父親又娶了個妻子,還生下了兩個弟弟。

閔損雖然很懷念自己的母親,但他對後母很尊敬,對兩個弟弟也很愛護。可是,後母的心卻很狹小,她隻疼愛自己生的孩子,對閔損卻很不好,經常為一點小事打罵他。家裏擔水、掃地、拾柴等許多活,都讓他一個人去幹。這還不算,後母還經常在父親麵前說他的壞話,日子一長,父親也開始嫌棄他了。

有一年冬天到了,後母給親生的兒子做棉衣,裏麵絮的是又輕又軟的絲綿,穿在身上又擋風又暖和。可她給閔損做的棉衣,裏麵絮的卻是蘆花。蘆花雖然鬆蓬蓬的,做成棉衣看上去很厚實,但是一點也不擋風,隻要風一吹就透了,根本就不禦寒。

有一天,天氣十分寒冷,刺骨的西北風呼呼地刮個不停,人們都躲在家裏烤火避寒。狠心的後母卻讓閔損趕著牛車出去拾柴火。

寒風吹透了閔損的蘆花棉衣,凍得他直打哆嗦。

拾滿了柴,閔損趕著車回家。進院子的時候,他兩手凍得連韁繩都攥不住,牛車撞壞了院門的籬笆牆。父親見他穿得那麼厚的棉衣,卻還凍得打哆嗦,沒拉住韁繩,讓牛車撞壞了牆,以為兒子太沒出息,很生氣。父親從他手裏奪過趕車的鞭子,朝著他狠狠抽去。

“啪啪!”鞭子抽得閔損很疼,淚水從眼眶裏湧了出來。他緊咬著嘴唇,才沒有哭出聲音來。

“啪!”又是一鞭子,這一鞭抽破了閔損的棉衣,裏麵絮的蘆花飛了出來。

看到滿天飛散的蘆花,父親明白了兒子穿得那麼厚,卻凍得渾身發抖的原因,知道是自己錯怪了兒子。他扔下鞭子,抱著兒子痛哭起來。他一邊哭一邊大罵妻子,斥責她虐待前妻生的兒子。

“你怎能這樣偏心?你給親生的兒子做絲棉襖,給不是親生的孩子用蘆花做棉衣,你這樣對待孩子,還像個母親嗎?狠心的女人,我不要你了,你給我滾!”

聽著丈夫的責罵,後母低下了頭,她見丈夫要趕她走,嚇得哭了起來。

父親怒氣未消,還是堅持要把她趕回娘家去。兩個弟弟從沒見過這樣的場麵,嚇得抱緊母親的腿,和母親哭作了一團。

見此情景,閔損走上前去,對父親說:“您不要趕走母親吧!有母親在家,隻我一人受凍,她走了,兩個弟弟誰來照顧呢?他們也會和我一樣挨餓受凍的。不要因為我一個人而讓兩個弟弟受苦啊!”

後母聽了閔損的話,真是又羞又愧。她想自己這樣虐待閔損,可他不但沒有怨言,反而原諒自己,為自己求情,真是個寬仁忠厚的好孩子。自己的做法實在是太不應該了。後母越想越後悔,她向丈夫承認了錯誤,表示再也不虐待閔損了。

父親見兒子一再為後母求情,她也認了錯,就答應不趕她走了。

從那以後,後母待閔損好了起來,不再偏心眼了。一家人和睦相處,生活得很美好。

閔損長大以後,成了孔子的學生,是一個很有道德修養的人。

他不計個人恩怨,原諒並尊敬後母的事跡,一直為人們所頌揚。

名師點評:

閔損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他非常孝順,即使後母對他不好,他還是像對待親生母親一樣孝順,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閔損長大後,成為孔子的學生,是一個很有道德修養的人。他不計較個人恩怨,原諒並尊敬後母的事跡,一直為世人所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