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隨機應變,與時俯仰(1)(3 / 3)

有一次,李世民僅帶500兵丁察看陣地,王世充帶領1萬多人,突然把他團團圍住。單雄信引槊直挑李世民,尉遲敬德躍馬大呼:“勿傷我主!”橫鞭直打,單雄信落馬而逃,屈突領大兵趕到,王世充大敗,僅僅免脫死運。

李世民便對尉遲敬德說:“你怎麼相報得這樣快呢?”這是江湖上英雄惜英雄的大氣度、大手腕。既釋放他這個囚犯,再引進自己的房內,並且以金相贈,去任自由,不是唐太宗,其他人能做到嗎?

領導在用人時,一定要注意寬嚴適度的原則去辦事:因為太寬鬆了下屬心不在焉,不當回事;太嚴厲了下屬心驚膽戰,一不小心就漏掉了一句話,但又不敢多問。因此,寬嚴適度才能顯威嚴!

總而言之,一個領導在處理情況時,恩威並用,寬嚴得宜,才能相輔相成,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智慧經:

寬嚴適度,這是必須做到的掌權曆練。

領導對下屬寬嚴得宜,恩威並用,才會事半功倍。

該寬時寬,下屬才能充分理解領導的態度;

3.在挑戰中顯示智慧

早在19世紀,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專家以青蛙為對象,做過一項著名的實驗。他們精心挑選一隻健壯的青蛙,將一鍋涼水燒開,隨即將青蛙扔到鍋內。在生死存亡的關頭,青蛙迅即做出反應,立刻跳出滾沸的水鍋。

過了半個小時,實驗人員使用同樣大小的鐵鍋,倒入4/5的冷水,再將那隻活蹦亂跳的青蛙放進去。置身於涼爽的水中,青蛙感覺挺舒服,悠然自得地在水裏遊來遊去。與此同時,實驗人員已將鍋下的幹柴點燃,而青蛙對此毫無知覺,仍在水裏默默地享受著悠閑。隨著指針的轉動,水溫越來越熱,青蛙也由舒服變得不自在。等到它發覺承受不了的時候,渾身2經發軟,體力已經損耗,再想往外跳已經來不及了。

從前挪威漁民出海捕魚,每每返回到岸邊,捕獲的沙丁魚差不多全死光了。有一個聰明的漁民和別人一樣撒網,一樣長的時間歸來,可他每次帶回的沙丁魚都活蹦亂跳,幾乎沒有一條中途死掉。正因為如此,和別人賣同樣分量的魚,他卻多賺了許多的錢。

隻用了幾年的工夫,那個漁民就發家致富,為人們所羨慕。

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在魚艙裏放幾條凶猛好鬥的鯰魚。為了對抗鯰魚的攻擊,沙丁魚不得不進行積極防禦,於是進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從而能活蹦亂跳地堅持到上岸。

那個漁民還說,沙丁魚之所以會過早地死掉,是因為它們知道被逮住了,已沒有逃脫的可能,生存的希望破滅了,剩下的也隻有死路一條。因此,要勇於接受挑戰,隻有在奮鬥中,人生才會充滿希望。

日本一家公司從鯰魚效應領悟出用人之道,不斷地從公司外部引入鯰魚式的人才,讓公司上下都能感受到沙丁魚式的緊張,借以促使他們更加勤奮地工作。在日本民間,每當父母培養孩子意誌品質的時候,都要以沙丁魚的故事作為教材。

甲骨文公司總裁埃裏森曾說:“生活中最偉大的事情,就是挑戰永遠在前麵。”隻有挑戰才能激發自身潛伏的力量。

卡耐基說:“當你麵臨某一無法解決的難題時,千萬不要隻是想到放棄,應該這麼去看待它;雖然是有一些困難,但是總不能因此就不做,還是努力些吧!”

當愛迪生已經成為聲名顯赫的大發明家的時候,艾德溫·巴納斯就想成為愛迪生的事業夥伴。

盡管艾德溫·巴納斯當時隻是一個街頭流浪漢,但他卻並沒有隻想混口飯吃,而是有一個很堅定的願望--他要和愛迪生“共事”,而不僅僅是“幫”愛迪生“做事”。

可是,當這種想法在他頭腦中閃現時,他根本無力付諸實行。阻礙他的有兩大難題:一是他根本就不認識愛迪生;二是他連去找愛迪生的路費都付不起。這兩點已經足以阻礙絕大多數人去采取行動,但巴納斯卻和絕大多數人不一樣。當他在愛迪生的實驗室裏現身時,竟然宣稱要和這位發明大師合夥做生意。

這使愛迪生頗感驚訝,但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後,愛迪生對他們兩人首次見麵時的情景仍然記憶猶新。他回憶道:

“他(巴納斯)就站在我麵前,看起來和尋常的街頭流浪漢沒什麼兩樣,但是他臉上的表情則耐人尋味,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了,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以我多年與人交往的經驗,我已經知道,當一個人真正深切渴望某個東西的時候,他是不惜拿所有的未來去孤注一擲的,而且也勢在必得。我把他想要的機會給了他,因為我看出他打定主意要堅持到底,後來的事實證明了我是正確的。”

心理學家說過:“當一個人真正準備好要迎接一種事物的時候,這個事物就會露臉了。”也許巴納斯當時並不知道這一點,但他那份不屈不撓的決心和鎖定目標、堅忍不拔的毅力,注定會使他鏟除一切障礙,獲得成功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