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攻心為上,不戰而勝(3)(1 / 3)

“懂得說話的人都在一開始就得到許多是的答複,接著就把聽眾心理導入肯定方向。就好象打撞球的運動,原先你打的是一個方向,隻要稍有偏差,等球碰回來的時候,就完全與你期待的方向相反了。

當一個人說“不”,而本意也確實否定的話,他所表現的決不是簡單的一個字。他身體的整個組織--內分泌、神經、肌肉--全部凝聚成一種抗拒的狀態,通常可以看出身體產生一種收縮或準備收縮的狀態。總之,整個神經和肌肉係統形成了一種抗拒接受的狀態。反過來說,當一個人說“是”時,就沒有這種收縮現象產生,身體組織就呈前進、接受和開放的態度。因此開始時我們愈能造成“是,是”的情況,就愈容易使對方注意到我們的終極目標。

這種“是”的反應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做人手腕,但是卻被人們忽略了!一般看來,不的反應是最難克服的障礙。當對方說了一個不字之後,他那本性的自尊就會迫使他繼續堅持下去。雖然以後,他也許發現這樣的回答有待考慮。但是,他的自尊往哪裏擺呀?一旦說了不,他就發覺自己很難再擺脫。所以,如何讓對方一開始就朝著肯定的方向作出反應,這對結果是很重要的。

約瑟夫?艾利森是西屋電氣公司的一位業務代表,在他的轄區內有個人,公司一直很想和他做生意。艾利森接管以後,與對方多次商談、打電話,終於賣了些發動機給他。既然有了開始,以後就不難再繼續下去。之後,艾利森情緒高昂地再度拜訪對方。

接待艾利森的是對方的總工程師,這位總工程師向艾利森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艾利森,我不能再買你們的馬達了。

為什麼?艾利森驚訝地問道。

因為你們的發動機太熱了,我不能把手放在上麵。

艾利森知道爭論是沒有用的,這時艾利森想起了是反應的原則。

啊,史密斯先生,艾利森說道,我百分之百同意,假如那些發動機真的大熱,就不要再多買了。您這裏一定有符合電氣製品公司標準的發動機吧?

總工程師表示同意,艾利森得到了第一個是反應。

電製品公司一般規定發動機的設計,其溫度可高出室溫華氏72度,是嗎?

是的。總工程師又表示同意,但是你們的產品還是太熱了。

“工廠裏的溫度是多少?”艾利森問道,並沒有與總工程師爭辯。

啊,大概是華氏75度左右。總工程師回答。

很難。艾利森說道,假如工廠內的溫度是75度,則發動機的溫孚可高達75加上72度,也就是華氏147度。假如您把手放在147度的水龍頭下,是不是會燙傷呢?

是的。總工程師不得不這樣說。

很好。艾利森建議道:“那麼,是不是最好不要把您的手放在發動機上呢?

我想你說得一點兒不錯。總工程師承認。在往後數個月裏,他們又成交了將近35000多元的生意。

也許還會有人以為,在一開始便提出相反的意見,這樣不正好可以顯示出自己的重要而有主見嗎?但事實並非如此,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是反應的技術很有用處。

尼克要開一個戶頭,布拉爾先生就給他一些平常表格讓他填。有些問題他心甘情願地回答了,但有些他則根本拒絕回答。

在研究做人的手腕之前,布拉爾一定會對尼克說:“如果您拒絕對銀行透露那些資料的話,我們就無法讓您開戶頭。”當然,像那種斷然的方法,會使自己覺得痛快,因為表現出了誰是老板,也表現出了銀行的規矩不容破壞。但那種態度,當然不能讓一個進來開戶頭的人有一種受歡迎和受重視的感覺。

那天早上,布拉爾決定采取一點實用的普通常識。他決定不談論銀行所要的,而談論對方所要的。最重要的,他決定在一開始就使客戶說“是”,“是”。因此,他不反對尼克先生,而是說:“您拒絕透露的那些資料,也許並不是絕對必要的。”

“是的,當然。”尼克回答。

“你難道不認為,把你最親近的親屬名字告訴我們,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萬一你去世了,我們就能正確並不耽擱地實現你的願望嗎?”布拉爾又問。

尼克又說:“是的。”

接著,他的態度軟化下來,當他發現銀行需要那些資料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客戶的時候,他改變了態度。在離開銀行之前,尼克先生不隻告訴布拉爾所有關於他自己的資料,還在布拉爾的建議下,開了一個信托戶頭,指定他母親為受益人,而且很樂意地回答所有關於他母親的資料。

記住:若一開始你就讓對方說“是”,他就會忘掉你們爭執的事情,而樂意去做你所建議的事。

蘇格拉底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改變了人類的思考方式。在2400年後的今天,大家仍尊他為最具智慧的說服者,因為他對這個紛爭的世界影響很大。

他的秘訣是什麼?他指出別人的錯處嗎?當然不是。他的方法現在被稱為蘇格拉底法則,也就是我們提到的是反應技巧。他問些對方同意的問題,然後漸漸引導對方進入設定的方向。對方隻好繼續不斷地回答是,等到你覺察時,你們已得到設定的結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