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高手都善於感情投資,因為投入一分人情,別人會以雙倍利息的人情送還。人生什麼錢債都可以還清,但人情債是永遠還不清的。投資感情,收獲人情,一生何處不逢春。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嚐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並稱為戰國四公子。據記載,這四個人的門客有時多達3000人,隻要有一技之長,即可投到門下,他們一視同仁,不分貴賤。他們以養士而著名,也因養士而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國家。要養士就要有大度的性格、容人的雅量,不然則會所養非士。在這一方麵孟嚐君容人、容才的度量就不是一般人能學得到的。孟嚐君的一個門人與孟嚐君的夫人私通,有人看不下去,就把這事告訴了孟嚐君:“作為您的手下親信,卻背地裏與您的夫人私通,這太不夠義氣了,請你把他殺掉。”孟嚐君說:“看到相貌漂亮的就相互喜歡,是人之常情。這事先放在一邊,不要說了。”
一年之後,孟嚐君召見了那個與他夫人私通的人,對他說:“你在我這個地方已經很久了,大官沒得到,小官你又不想幹,衛國的君主與我是好朋友,我給你準備了車馬、皮裘和衣帛,希望你帶著這些禮物去衛國,為衛國國君效勞吧。”結果,這個人到了衛國受到重用。
古語曰: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而孟嚐君卻能容忍偷妻者,其度量可謂大矣!可是,物有所施,亦有所報。
後來齊國、衛國的關係惡化,衛君很想聯合天下諸侯一起進攻齊國,那個與孟嚐君夫人私通的人對衛君說:“孟嚐君不知道我是個沒有出息的人,竟把我推薦給您。我聽說齊、衛兩國的先王,曾殺馬宰羊,進行盟誓說:‘齊、衛兩國的後代,不要相互攻打,如有相互攻打者,其命運就和牛羊一樣。’如果您聯合諸侯之兵進攻齊國,這是您違背了先王的盟約,並且欺騙了孟嚐君啊。希望您放棄進攻齊國的打算。您如果聽從我的勸告就罷了,如果不聽我的勸告,像我這樣沒出息的人,也要用我的熱血灑濺您的衣襟。”衛君在他的說服和威脅下,終於沒有進攻齊國。?如果當初孟嚐君聽信了別人的話把那個與夫人私通的人殺了,又有誰能站出來阻止衛國對齊國的進攻呢?看來是孟嚐君的寬容感動了那個與妻子私通的人,所以這個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來勸阻這場戰爭,這難道不是孟嚐君寬容性格換來的結果嗎?
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你就要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在對方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對方一個人情,殺傷力更大。
人情做足才有“殺傷力”。人情做足了自然會贏得他人的萬分感激,讓對方記掛你一輩子。
人情是維係群體的最佳手腕和人際交往的主要工具。隻有懂人情味的人,才能獲得“人情效應”這一微妙的人情關係。以情感促進生意,突破他們的心理防線,在企業、產品、推銷員和顧客之間建立起情感的聯係,一旦形成了這樣的聯係,購買行為就會隨之發生,甚至持續發生。
拉第埃走馬上任後,遇到的第一個棘手問題是和印度航空公司的一筆交易。由於這筆生意未被印度政府批準,極有可能會落空。在這種情況下,拉第埃匆忙趕到新德裏,並且參見談判對手印航主席拉爾少將。在拉爾接見時,拉第埃對他說:“因為是您使我有機會在我生日這一天又回到了我的出生地。”接著,他介紹了自己的身世,說他於1924年3月4日生於加爾各答。拉爾聽後深受感動,並邀請他共進午餐。拉第埃見此情形,趁熱打鐵,從公文包中取出一張相片呈給拉爾,並問:
“少將先生,您看這照片上的人是誰?”
“這不是聖雄甘地嗎?”拉爾回答。
“請您再看看旁邊的小孩兒是誰?”
“就是我本人呀!那時我才三歲半,隨父母離開印度去歐洲途中,有幸和聖雄甘地同乘一條船。”
拉第埃說完這些話,拉爾已經開始動搖了。當然,這筆生意也就成交了。
拉第埃的這一招,正應了中國古代兵法的所謂“攻心為上”。他首先說的一句話即巧妙地讚美了對方,又逗起了對方聽下去的興趣;接著,他由自己生平的介紹解除了對方“反推銷”的警惕和抵抗,拉近了雙方的距離;最後,又用甘地的照片徹底打動了對方,由此而產生感情共鳴,而這種感情共鳴產生的時候,也正是成交的時機。可以說,拉第埃的這次生意,是情感推銷的完美範例。
在做人情方麵,一定要看得開,決定去做的人情,一定要做足,做足人情並非自己“自作多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是“放長線釣大魚。”人情做足了,才具有殺傷力,才能把想辦的事辦好。
智慧經:
人際交往需要情義。
成功,需要情義。
情深義重,會叫對方記掛一輩子。
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
6.不給對方機會說“不”
當你與別人交談的時候,不要先討論你不同意的事,要先強調,而且不停地強調你所同意的事。因為你們都在為同一結論而努力,所以你們的相異之處隻在方法,而不是目的。
讓對方在一開始就說是,是的。假如可能的話,最好讓你的對方沒有機會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