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你主動找到他:“真對不起,你托的事目前都已落空了,我通過所有我熟識的人,但卻…真沒辦法,我真盡力了,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吧。”盡管你根本沒去找那些熟人,但對方一定對你感激不盡。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能達到目的,必須作出暫時讓步妥協的手腕,為的是我們能夠更好的前進,是為了給贏得成功做資助,讓自己不斷的走向強盛。
公元616年,李淵被詔封為太原太守,北邊的突厥用數萬兵馬多次衝擊太原城池。李淵遣部將王康達率千餘人出戰,幾乎全軍覆滅。後來巧使疑兵之計,才勉強嚇跑了突厥兵。更可惡的是,在突厥的支持和庇護下,郭子和等紛紛起兵鬧事,李淵防不勝防,隨時都有被隋煬帝借口失職而殺頭的危險。
當時,在的人們看來,李淵當時是內外交困,必然會奮起反擊,與突厥決一死戰。不料李淵竟派遣謀士劉丈靜為特使,向突厥屈節稱臣,並願把金銀珠寶統統送給始畢可汗!
為什麼李淵這麼做呢?原來李淵根據天下大勢,已決定起兵反隋。要起兵成大氣候,太原雖是一個軍事重鎮,但不是理想的發家基地,必須西入關中,方能號令天下。西入關中,太原又是李唐大軍萬萬不可丟失的根據地。那麼用什麼辦法才能保住太原,順利西進呢?當時李淵手下兵將不過三四萬人馬,即使全部屯駐太原,應付突厥的隨時出沒,同時又要追剿有突厥撐腰的四周盜寇,已是捉襟見肘。而現在要進伐關中,顯然不能留下重兵把守。惟一的辦法是采取和親政策,讓突厥“坐受寶貨”。所以李淵不惜俯首稱臣。
李淵的退步策略獲得了大豐收。始畢可汗果然與李淵修好。
後來,李淵沒費多大力氣便收複了太原。而且,由於李淵甘於讓步,還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資助。始畢可汗一路上送給李淵不少馬匹及士兵,李淵又乘機購來許多馬匹,這不僅為李淵擁有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騎兵奠定了基礎,而且因為漢人素懼突厥兵英勇善戰,李淵軍中有突厥騎兵,自然憑空增加了聲勢。
李淵緩兵讓步的行為,雖然有很大犧牲,不管是從名譽還是物質,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失為一種明智的策略,它使弱小的李家軍既平安地保住後方根據地,又順利地西行打進了關中。
由此看來,明謀善略者暫時的讓步,往往是贏取對手的資助,最後不斷走向強盛,伸展勢力再反過來使對手屈服的一條有用的手腕。
“我保證”是語言中最危險的句子之一,所以在許諾時不要把話說得太絕對,免得忽生變故時沒有回旋餘地。至於不能兌現的請求有時也可答應下來,但也應許諾巧妙,緩兵有術,更不應經常以拖延去反悔。
柯南道爾,《福爾摩斯探案集》作者。在他的著作改編權第一次賣給歐洲“戲劇界的拿破侖”弗羅曼時,曾對弗羅曼有一點小限製,戲裏的福爾摩斯不許有戀愛事情。當時弗羅曼並不爭執,滿口答應了這個條件,但是,後來演出的劇目裏,為了迎合一些觀眾的心理,弗羅曼還是加了些可以算戀愛也可以不算戀愛的浪漫故事過去。由於演出效果不錯,一年之後,弗羅曼在英國會見柯南道爾時,柯南道爾非但沒有責怪弗羅曼,相反還表示不反對戲裏的福爾摩基可以浪漫點。弗羅曼以後談到此事,當初他對柯南道爾讓了一步才取得今日的演出成功。要是他當時固執己見,事情可能弄僵了。
做人要給自己留有回旋的餘地,要懂得必要時退一步,等待時機,有退才有進。
智慧經:
做人要給自己留有回旋的餘地。
懂得反悔之道,是一個人通權達變,實現自我價值的必要開端反悔時需要借口,而在許諾時就有意留下伏筆,則會使借口更為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