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隻要是人,就可能犯錯誤。其實,任何有上進心的人都不願意犯錯,要批評一個人的錯誤時,最好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錯誤。你的目的也是為了要幫助對方,而不是為了貶低對方的品格。因此批評以適可而止、給對方留有餘地的方式為好,會讓對方感謝你的寬容。
智慧經:
藥有糖衣,批評不防也來點糖。
決不可以隻批評不表揚。
讓別人接受我們的批評而又不受到傷害--加點糖。
13.給自己留有回旋的餘地
重信守諾是每個人為人處世信條,反悔行為素為君子不齒。然而凡事過猶不及,我們的文化將我們教育成一個絕對與人為善的好人,使得在許多應該維護自己利益的時候都不去據理力爭。因此,懂得反悔之道,是一個人通權達變,實現自我價值的必要開端。更是一個人生存發展的手腕。
在兩條道路的交叉路口,有一棵大樹,一位聖人在樹下靜坐思索,他的思緒突然被一位朝他飛奔而來的小夥子打斷。
“快救救我,”那位小夥子向他哀求道,“有人誤稱我行竊,正帶領一大幫人追捕我。他們要是抓住我,就會坎掉我的雙腿。”他爬上那棵樹,藏在枝葉中。“請你別告訴他們我躲藏在哪裏,”他乞求道。
聖人犀利的目光洞悉那位年輕人對他講的是實話。稍過片刻,那群村民趕到了,為首者問:“你看沒看見有一個年輕人從這裏跑過去?”
許多年以前,這位聖人曾發誓永遠講真話。所以,他說他看見過。
“他往哪兒跑啦?”為首者問道。
聖人並不想背叛那位清白無辜的年輕人,可是,他的誓言對他是神聖不可違犯的。
於是,他朝樹上指了指。村民們把小夥子從樹上拖下來,坎掉了他的雙腿。
聖人在臨死的時候麵對老天的最後審判,他由於對那位不幸的年輕人的行為而遭到了 譴責。“可是,”他抗議道,“我已經發過神聖的誓言,隻講真話,我有義務恪守誓言。”
“就在那一天,”老天回答道,“你熱愛虛榮勝過熱愛美德。”
是的,重信守諾是一個人起碼的立足品質,然而不懂變通,把它抬高到一個絕對不可越過半步的“雷池”,則是僵死呆板的表現。
拿破侖說:“我從不輕易承諾,因為承諾會變成不可自拔的錯誤。”
有很多時候由於麵子、對方來頭大等各種原因,我們不能過於直接地拒絕他人的要求。除了婉轉地使拒絕容易接受外,還不妨先答應下來,然後再用反悔給他一個交代。
例如,有一天朋友找你為親戚朋友的工作幫忙,而你又無能為力時,該怎麼辦呢?
如果一口拒絕的話,對方極可能就會認為你不肯幫助他,甚至你們的關係因此而僵化,說不定以後你可能有什麼事要找到他的話,盡管他是有能力幫助你的,但對方卻記起前“仇”以牙還牙。因此,最好是使對方認為你已盡職盡力地為他服務了。你不妨這樣去做:立即請對方寫份簡況包括畢業於哪所學校、所學專業、本人誌趣和特長、思想表現等交給你。這樣別人就親眼看到了你想幫他忙的事實,造成別人產生可能找對了人的錯覺。然後編出一套坦率誠懇的說辭:“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會盡力而為的。明天我馬上拿你的簡況去找熟人……過幾天你再來好嗎?”
過幾天,你應該搶在人家還沒有來之時去個電話或親自上門去拜訪。“這幾天我一直為你的事活動,A單位可能沒有什麼希望。B單位卻說要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