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方中有圓,圓內有方(4)(2 / 3)

行失於言是一種極糟糕的形象,你一定要像避瘟疫一樣避免它。

在現實生活中,與人相交相處,都要以誠心待人,以善意待人,以和氣待人,以禮貌待人。不管對師對友,對上對下,總要以誠意相處。中國人處理人際關係最重視的就是“信”,人無信不立。對他人不撒謊,守時、守約是美德,切勿輕諾寡信,失信於人。

人際交往中誠信的建立非常重要,首先示人以誠,各種策略才能有效實行:若失信於人,任你再高明的計謀也無法實現,任何事業也很難做成。

智慧經:

所謂“守信譽”,就是說到一定要做到。

一個人沒有信用,人生途中就會寸步難行。

誠信不但是人性的基礎,而且是創造財富的基石。

隻有守信譽,才能取信於人。

9.善意的謊言不可少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不能說謊,“狼來了”的故事更成為經典般占據了我們道德觀念的一角。可是,長大後,我們所接觸到的種種謊言卻推翻我們小時候所學的,謊言既能改變我們的道德觀,必然有它的“實用價值”。

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初中畢業後重考了兩次才勉強進入高中,又因好幾科不及格而被留級。這樣一個大家眼中“無可救藥”的學生,在多年後竟成了留美博士,如今則在一所大學裏擔任教授。我們很想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他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升高二那年的暑假,當我接到被留級的成績單後,想到重考了兩次才進高中,沒想到大家都升級了,隻有我還要留在一年級,我更是自暴自棄。每天隻想到操場上打籃球,功課比第一年還差;眼看就瀕臨退學的門檻,但在這時,奇跡出現了。”

“有一天下午我逃課去打籃球時,場上有個年輕人要找我玩球,我和他激戰了半小時,直到休息時才發現,原來他是我的生物老師。真慚愧,開學一個月了我都沒上過生物課。不過自從這次以後,每次生物課我都不敢再‘逃’了。”

“接下來在一次實驗課下課前,老師竟在班上宣布說我所寫的實驗報告很有創意,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學生,再繼續努力,日後必將能成為一個生物學家。剛開始我有些不相信,因為我的報告幾乎一半以上是抄的,裏麵的實驗步驟我也都沒照規矩做。可是老師說得那麼誠懇,一點也不像是在開玩笑。”

“從此以後,我就更加努力念書,不但生物成績領先其他同學,其他科目也漸有起色,高中畢業時我若考不上大學,就要去找工作了;結果我不但榜上有名,而且還是我的第一誌願--師大生物係。我心裏一直很感謝那位老師,就在謝師宴上我問他,到底那次我的報告有何特點?為什麼老師要對我大力褒揚呢?”

“這位年輕的老師緩緩的說:‘正如你所說,那份報告如果認真評起分來,隻怕連五十分也不該有。但我也隻是想試試,善意的謊言是否對你更有幫助,如今看你的成就,證明我當初那樣做並沒有錯。’聽完他的話,連我自己也傻了。也領悟到了--善意的謊言比單純的鼓勵效果更大。”

善意的謊言是美麗的。當我們為了他人的幸福與希望適度的編一些謊言的時候,謊言就變為理解、尊重和寬容了。

莎士比亞曾說過:“諂媚是煽動罪惡之鞭。”也許大家都這樣認為,說謊是一種最要不得的行為,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偶爾還是需要些善意的謊言。

說謊就像個遊戲,你要玩,就一定要熟悉遊戲規則,生活中的謊言,必須是無傷大雅、不損人的,最好還要有積極的意圖,而且要懂得適可而止,要不然,謊話說多了,心也變得僵硬,道德標準會歪曲,人格終會喪盡。

既然謊言是避不了的,我們不妨以寬容的心情來接受它,認真地來細說謊言。歸納起來,生活中的謊言可以分成以下三種:

①言不由衷:一般的謊言,如“你太太非常漂亮”、“你兒子很聰明”之類,盡管是言不由衷,但讚人又利己,聽者雖有自知之明,但也樂於接受。這種謊言是“現代社交基本法”中的第一章--讚美。

②真話假說:完全的撒謊,如老板不升你職或不加你薪水,不管是為了安撫你或希望往後大家好相處,隨便丟個理由給你,例如:“公司今年沒有這個空缺”、“公司今年不賺錢”。這雖然也是實情,但是真正不升你職或不加你薪水卻並不是這個原因。

這種真話假說是美麗的謊言的一部分,往往受騙的人並不知道。

③數字遊戲:數字會騙人,看你如何拿捏,如你在一份新加坡人的統計資料中看到一個問題:你喜歡居住哪一種住宅?

統計結果得出的答案是:公寓:20%;平房:30%;獨立式:10%;組屋:40%。乍看之下,會覺得愛住組屋的人比較多,便做出“新加坡人喜歡住組屋”的結論,其實聰明的讀者往深一層想,將前麵的數字加起來(即60%),就會知道,其實不喜歡住組屋的人是比較多的。

說謊,需要一點小聰明,要懂得怎樣將謊言掩飾得跟真的一樣。而且要提防,千萬別走火入魔,聰明反被聰明誤,落入自己設的圈套而最終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