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社會的角度來看,這種“不爭”之舉其實是助紂為虐,有道德之心,而生非道德之果,正所謂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卻是跳蚤。嬰兒時期的哭聲能吸引母親的注意力,尤其是雙胞姐妹或兄弟,這一點更為明顯。一個哭得厲害,一個卻不愛哭,愛哭的就會得到的愛撫多,吃的奶也多,更容易被人注意,而不愛哭的則相反。嬰孩兒的哭是一種手腕,一種招式,而成人在需要別人注意時,方法也和嬰孩兒大致相同,隻不過,他把哭變成其他手腕而已。
智慧經:
不妨嚐試一下“哭泣”的手腕,或許對你的人生有所幫助。
適當地運用“哭”的藝術,得本該屬於我們的報酬及其他。
學會“哭”的藝術,當“哭”則“哭”,不當“哭”則絕不能“哭”。
2.說話不可太直白
從前,有一個愛說大實話的人,什麼事情他都照實說,所以,不管他到哪兒,總是被人趕走。這樣,他變得一貧如洗,無處棲身。
最後,他來到一座修道院,指望著能被收容進去。修道院長見過他問明了原因以後,認為應該尊重那些熱愛真理,說實話的人。於是,把他留在修道院裏安頓下來。修道院裏有幾頭牲口已經不中用了,修道院長想把它們賣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麼人到集市去,怕他們把賣牲口的錢私藏腰包。於是,他就叫這個人把兩頭驢和一頭騾子牽到集市上去賣。
這人在買主麵前隻講實話說:“尾巴斷了的這頭驢很懶,喜歡躺在稀泥裏。有一次,長工們想把它從泥裏拽起來,一用勁,拽斷了尾巴;這頭禿驢特別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們就抽它,因為抽得太多,毛都禿了;這頭騾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幹得了活兒,修道院長幹嘛要把它們賣掉啊?”
結果買主們聽了這些話就走了。這些話在集市上一傳開,誰也不來買這些牲口了。於是,這人到晚上又把它們趕回了修道院。
修道院長發著火對這人說:“朋友,那些把你趕走的人是對的。不應該留你這樣的人!我雖然喜歡實話,可是,我卻不喜歡那些跟我的腰包做對的實話!所以,老兄,你滾開吧!你愛上哪兒就上就上哪兒去吧!”就這樣,這人又從修道院裏被趕走了。
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講真話,但人們聽了赤裸裸的真理往往會覺得刺耳,所以,在說出真相的時候也要選擇適當的方式。
說話一定要講究方法,對的並不一定能讓人輕易接受。隻有做得恰到好處,才能夠很快地達到預期的效果。
德國詩人海涅也曾經說過:“言語之力,大到可以從墳墓喚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變成巨人,把巨人徹底打跨。”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社會的發展是高度的發展經濟信息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的迅速膨脹,以勢不可擋的勢頭擺在我們麵前。由於世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時代對於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現代化的信息社會裏,時代對於人才素質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較強的交流信息的語言表達能力。
雖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但在現實中,真正樂於聽取逆耳忠言的寥寥無幾。在人情關係學中,要注意尊重他人,即使是指責批評,也要加以包裝和修飾,這樣對方便容易接受。俗話說得好,“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商品要有新穎的包裝才會吸引顧客,女人要有漂亮的衣裳才能更顯現出她的美麗風姿。而說話也要像商品和衣服一樣,需要經過良好的包裝才能讓人接受和信服。這就是包裝的魅力。
老板不是萬能的,總有可能做錯事。如何讓犯錯卻不自知的老板明白自己的錯誤,可是門大學問。
但如果真的因為老板做錯事而讓你看不下去或睡不著,那麼我建議你要發展個“說老板不是”的策略,以免有任何閃失,影響自己的工作權或未來的職涯發展。
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請務必確定這是老板犯的錯。但請別在告知主管錯誤時還帶著證據,讓老板以為你要攤牌。
一旦百分之百確定是主管的錯時,就開始找個好時機並且觀察老板的臉色、找個適當的場合,再設計好的起頭,告訴老板他的錯誤。
請別在公開場合直接指出主管的錯誤,這隻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因為,老板的麵子非常重要,而且古今中外皆然。因此,請你等人群散去後,再私下找主管聊。
有好時機、找到適當的場合後,開頭的話術也會影響著你這次表達溝通是否成功。先讓老板知道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例如“我是為了公司營運著想”或“我非常尊敬你”之類的話,接著再以輕描淡寫的方式暗指主管的錯誤。
此外,“以退為進”也是個好策略。例如,很多部屬最討厭說一套、做一套的老板。如果你想要讓主管知道他“說一套、做一套”的錯誤,你可以以隱喻的方式,例如“我的朋友在某家公司工作,總是抱怨他的老板說一套、做一套……”,暗示主管他所犯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