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有圓,能讓你帶著鎖鏈跳舞;圓內有方,能讓你綿裏藏針地辦事。方是以爭而製勝的“硬件”,圓是無爭而全勝的“軟件”。“內方外圓”是微妙的,高超的做人手腕,它維護了人格的獨立,保全了人格的精華。
1.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成人用語言交流信息,嬰孩兒用哭聲表達意願。嬰孩兒的哭,不僅僅告訴大人他餓了,更多的時候,是要大人抱他,和他一起玩,讓大人愛撫他。哭是嬰孩兒的語言,他以特殊的方式告訴大人,他需要撫愛,需要溫暖,需要慰藉。相反,不哭的孩子,大人就很少去關注他,因為他乖、不哭不鬧、不讓人煩,甚至有時竟讓人忽略了他、忘記了他。因此,愛哭的孩子也是被人撫愛最多的孩子。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同樣,這個道理用於工作中,同樣奏效。
放眼看開去,到處都有會哭的孩子。在公司裏,一樣的工作,一樣的業績,會“哭”的人往往會有更好的報酬,因為他一“哭”,老板就會知道他的辛苦他的勞累,他的收入少,他的付出多,他的熱情受挫,他的後勁不足,總之老板會被他“哭”得不加薪晉爵不足以平其憤。而再看那些默默工作,不聲不響的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好事很難光顧,想想也不難理解,諾大的公司,老板怎麼可能會注意到每一個人呢?隻會做,不會“哭”,誰知道你辛苦,誰知道你勞累,誰知道你對薪水不是很滿意,誰知道你時刻想著離開,想去一個更能體現你價值的地方--不知是否想過,即使去了一個全新的地方,你仍然隻是會做不會“哭”,結果是不是會一樣呢?
孟麗女士在華爾街某公司上班後,與她一起被公司錄用的年輕同事曼麗,違反公司規定偷偷告訴她,她的薪水僅僅是曼麗的一半。“美國公司很歧視外國人”她友善地說。孟麗幾乎要氣瘋了,於是她跟老板們據理力爭。她對大老板說:“你也許不完全知道,與我一起雇來的員工都無經驗。而且這三個月以來,我的成績最大,一共完成三個項目,其中一個是獨立完成的,給公司創彙七萬多美元,但被人搶了功。這,您知道。”她加重語氣,“而且大家有目共睹我是多努力,我的上司根本沒有耐心教我任何專業知識,卻把我的成績當做他個人的功勞,在公司獲取最高的待遇。在這種情況下,我的薪水還要少於他人,這很難讓我接受。我相信,這也難以讓您接受。如果誰因為我的種族而欺侮我、歧視我,我一定和他拚到底!”她的聲音裏情不自禁地帶上了眼淚,“如果我是你們家庭的一個成員,你們的小妹妹,你們會這樣待我嗎?”最終,孟麗得到公司的道歉卡,同時加薪50%,並補足原來的數量。後來,大老板告訴她,加薪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她能“舍命”保護自己的權益。“一個能保護自身權益的人,就一定能保護公司的權益。”他說。
孟麗身在美國,觀念和文化與中國有差異,但道理卻是一樣的。該出手時就出手,大膽地索取,與“先付出,後得到”並不矛盾,是勇氣、信心與實力的表現。有些時候,不索取就得不到,索取就能得到,更要如此。後來上麵例子中的小張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憑自己的工作表現與努力爭取,得到老板加薪。他深有感觸地說:“自己不去爭取,就不會得到,公司都是裝糊塗。我覺得當自己有把握的時候,屬於自己的就應該去爭取。如果覺得現在的不滿意,硬要挺下去,肯定不舒服,反會適得其反。所以一定要爭取,如果因此未爭取到,那也算看清了局勢,放棄也罷。”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自然感到惱火、窩心、生氣、煩悶,這當然要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對身體健康也頗為不利。可見,羞於爭利,失去的不僅僅是一種利益,它會有一係列的負麵後果,對此我們應有足夠的認識。
在《大長今》第24集裏,明朝使臣來訪,這直接關係到能否冊封世子的問題,中宗對此特別重視。崔尚宮立即將韓尚宮和長今調派到太平館,伺候明朝的使者。韓尚宮得知明朝使臣有消渴症(糖尿病)纏身,因此特地準備清淡的菜肴呈上,但明朝使臣誤以為這是怠慢他,大為震怒,韓尚宮和長今身處危難當中。長今力陳緣由,明朝使臣終於被說服,並且指定長今與韓尚宮親自為他準備留在朝鮮這段日子的飲食料理。
後來,崔尚宮雖然呈上了華麗美味的山珍海味,明朝使臣也不為所動。在韓尚宮和長今的調理下,明朝使臣的身體狀況大有好轉,在順利地解決了冊封世子問題之後滿意地回國了。
這本來是韓尚宮和長今冒死立下的功勞,沒料到卻被吳兼護、提調尚宮和崔尚宮搶了去,並得到皇上和太後娘娘的誇獎。提調尚宮借這個機會,要太後娘娘將崔尚宮升為卸膳房的最高尚宮。
後來皇後娘娘從尚膳大人那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將實情告訴了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大怒,斥責提調尚宮和崔尚宮說:“就算皇上有這種病,你也會這麼做嗎?假裝是自己的功勞,對別人的功勞卻隻字不提。如果不是皇後跟我提這件事,差點連我都被你們瞞過去了。”
太後娘娘一怒之下,宣布這次接待明朝使臣就算作第二次競賽,韓尚宮勝出。
俗話講,“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職場中難免有崔尚宮這樣的小人。辛辛苦苦地幹完活,老板看不到已是令人鬱悶之極的事,最可惡的恐怕就是被搶功者橫插一杠。吃苦我來,功勞他享,轉眼間小人便得了勢,逐漸成了老板身邊的紅人,而埋頭苦幹者卻隻能在他的光環下繼續黯淡地生活。如果被這種小人搶功該怎麼辦?是忍氣吞聲,還是積極行動來彌補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