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采購舞弊的治理(1)(2 / 3)

案例一是采購部門集體貪汙,案例二是采購和財務人員勾結犯罪。此類舞弊的前提是臭味相投、沆瀣一氣,如果沒有這種前提,也就難以成事。

四、渾水摸魚

渾水摸魚就是利用管理漏洞,鑽空子、謀私利,通常都是獨自操作。

主要的行為包括:用身兼數職的便利徇私、通過多方采購獲取好處、塗改票證、違規報銷、吃雙向回扣等。

案例一:某企業在一次采購審計中發現,一種進口化學試劑的價格比國內同類產品高出三倍,審計人員通過對國際行情的查詢和進口費用的核算,推斷出實際的價格應該隻有成交價格的40%。通過深入調查後終於找到了問題真相,原來所有的采購過程,包括進口計劃的審批、供應商的選擇、價格的確定,都是由采購部經理趙某一手操控,僅靠這單采購趙某就非法獲利近30萬元。

案例二:某單位在查驗現金支出時發現,有一張品名為“材料”

金額為7890元的發票,抬頭、日期、金額大小寫、印章等都符合規定,但沒有數量和單價,字跡也有所不同,複寫紙顏色不一。經與開票單位核對,原發票金額為1890元,未填品名金額也未大寫。是采購員陸某在報銷時做了手腳,貪汙現金6000元。

案例三:某超市采購員黃某,每年通過經手供應商款項的收付環節,就撈取了不少“好處”:在收取進場費的時候先扣一筆,在結算貨款時再吃一回。他的腰包,也因為手上的供應商數量的增多而鼓得越來越大。

趙某、陸某、黃某之所以能夠得逞於一時,完全是因為企業的管理不善、漏洞太多所致。如果該企業能夠做到職能分離,趙某也就失去了一手遮天的作案機會;如果該單位在費用報銷時能仔細核查,陸某也就拿不到非法之財;如果該超市能夠嚴格執行財務製度,黃某也就很難在雙向回扣上得手。正是這種管理上的缺失,造成了企業采購舞弊層出不窮的惡果。

(第二節) 采購舞弊的辨識

采購舞弊的辨識,根據不同角度可以分為三種方法:第一是采購稽核,第二是客商調查,第三是行為覺察。

采購舞弊的辨識方法

采購稽核客商調查行為覺察

事前防範供應價格采購習慣

事中控製促銷折扣異常表現

事後查處采購道德消費趨向

一、采購稽核

對采購舞弊的稽核按照時點的不同,分為事前稽核、事中稽核、事後稽核。

事前稽核的基點是防範,主要的任務是防止各種舞弊的可能,稽核的對象是合同、結算、費用。合同稽核的重點是供應商、品種、數量、質量、價格、服務、擔保條件、付款賬期、違約責任、糾紛處理等,要求是合適、合理、合法。結算稽核的重點和要求,在前麵已經講過,不再贅述。費用稽核的重點是憑證、內容、比例,要求是可靠、真實、協調。通過事前稽核,可以及時消除舞弊的隱患。

事中稽核的基點是控製,主要任務是發現各種舞弊的現象,稽核的對象是驗收和庫存。驗收稽核的重點是品種、數量、質量、時間,要求是與合同條款相符。庫存稽核的重點是實際庫存,要求是賬物相符、存量正常。通過事中稽核,可以有效製止舞弊的蔓延。

事後稽核的基點是查處,主要任務是識別各種舞弊的伎倆,稽核的對象是已完成采購項目。事後稽核的重點是采購全過程,要求是符合規範。

通過事後稽核,可以提供防治舞弊的經驗。

案例一:某公司審計人員在對打印機采購項目的招標過程進行核查時未見任何異常,但在網上查驗價格時卻發現,實際成交價比網上同規格產品售價高出了近四成。進一步的審計查明,招標中采購部門是按照預定投標商提供的價格確定的標底,從而為該供應商能順利中標埋下了伏筆。相關事實證明,采購部門與該供應商在招標前曾有過“密切接觸”。

案例二:某企業在采購審計中發現,有一種新產品的價格為所替代產品價格的數倍。經查詢采購人員,給出的解釋是新產品的性能有很大提高,但操作人員卻告訴審計人員新舊產品在性能上沒有太大的差別。審計人員隨之以客戶身份向同一個供應商詢價,結果發現實際采購價格比廠商報價高出近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