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綠色采購(2)(2 / 3)

總體而言,企業通往綠色供應鏈的路途還相對遙遠,有許多具體問題還有待解決。

(第三節) 綠色采購的發展預期

綠色采購的發展,取決於外部和內部的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政府、市場、供應商、消費者,內部因素主要有管理、技術、文化、成本。在諸多的因素中,有的因素對綠色采購起到的是推力作用,

有的因素對綠色采購起到的是阻力作用。客觀而言,外部因素更多地表現為推力,而內部因素則更多地表現為阻力。

一、外部的推力不斷增強

政府、市場、供應商、消費者這四個外部力量,對綠色采購所起的作用大多是推動,可以稱之為綠色采購的推力。

1政府。政府在綠色采購中所起的作用有兩個:首先是規範,其次是引導。

規範主要體現在頒布法規、製定政策、提供標準上。我國政府機關在這幾個方麵都做了不少工作,比如頒布了環境保護法,國務院主管部門製定了對節能產品的惠民補貼政策,對綠色環保包裝研發資金的支持政策,國家發布了政府綠色采購清單等。

引導主要體現在示範和推動上,在這些方麵政府的作用也得到了體現,比如政府的綠色采購行為對同類產品的采購者提供了參照,政府的綠色采購清單實際上對供應商的產品升級提供了標準,政府通過綠色采購可以提升公民的環保意識,促進綠色消費市場的形成。

2市場。隨著綠色采購的發展,市場供需態勢也會朝著有利於綠色產品的方向發展。綠色產品的市場份額會逐漸擴大,非綠色產品的供應會日漸萎縮,可以為采購者實現綠色采購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但反過來看,市場向綠色轉化可能會經曆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市場對綠色采購推動力的顯現,會隨著市場的不斷綠色化而增長。

3供應商。在政府實行綠色采購的大背景下,綠色標準的強製執行勢不可擋,給供應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了在政府采購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時為更多的采購商提供產品和服務,供應商必然會加大投入,開發新的產品,采用新的技術,以確保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能符合綠色采購的要求,並主動加入到綠色供應鏈中。這樣的結果也就為綠色采購的實施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4消費者。國外的研究表明,消費者因素是影響綠色采購行為的最大因素,這與西方社會的生活水平較高、民眾的環保意識較強、市場機製作用較大有關。消費者的作用體現在消費向綠色傾斜,消費者心甘情願地為高價的綠色產品買單上。早在1992年,就有77%的日本人隻挑選和購買有環保標誌的綠色產品,有80%的加拿大人願意多出一成的價格購買對環境有利的產品,有85%的瑞典人願意為環境清潔支付較高的價錢,有84%的荷蘭人、89%的美國人、90%的德國人在購物時會考慮是否有環保標誌。綠色產品的高價位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我國超市中綠色產品的銷售盛況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雖然綠色產品的價格不菲,高出普通產品幾成甚至數十倍,但購買者還是絡繹不絕,一些產品脫銷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可見,綠色采購的外部因素的推力作用十分明顯,而且會隨著綠色采購的擴展變得越來越大。

二、內部的阻力逐漸減弱

管理、技術、文化、成本這四個內部力量,對綠色采購所起的作用大多是阻礙,可以稱之為綠色采購的阻力。

1管理。管理因素涉及很多層麵,包括企業的發展戰略、組織機構、采購流程、綠色標準、信息係統、人員素質等。如果綠色采購沒有納入發展戰略、組織機構不適應綠色采購的要求、采購流程不能滿足綠色采購的需要、缺乏與采購相對應的綠色標準、信息係統不能為綠色采購提供支持、采購人員不具備實施綠色采購的素質,那麼,進行綠色采購的難度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