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資源。采購的資源,也就是采購實現的基礎。首先是外部的供應資源,其次是內部的保障資源。對外要利用並增強供應商的能力,建立一流的供應源,采購到最好的產品;對內要調動並發揮人力、技術、運營的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體係,保障采購的效能。
在有效利用資源方麵,我們熟知的沃爾瑪有不少經驗值得借鑒。在積極汲取外部優良資源的同時,沃爾瑪對內部資源的運用,與業內的競爭對手相比,顯得更加充分和有效。這些內部資源主要包括自有運輸車隊、存貨補充係統、連接供應配送銷售的衛星係統和越庫技術,正是這些資源保證了沃爾瑪的貨物補充速度成倍領先於競爭對手。也正因為如此,沃爾瑪才有底氣打出“天天是低價”的廣告。
3環境。采購的環境,也就是采購發展的機遇。采購的內部環境主要是企業文化和管理機製,采購的外部環境主要是競爭態勢和社會變化。采購對內表現為服務,對外表現為競爭。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如何優化服務力、強化競爭力?隻有一種選擇,那就是積極應對變化,努力化壓力為機遇、化被動為主動,不斷戰勝挑戰,不斷提升采購的價值。
宜家在全球市場一直以優質低價的形象出現,但在中國大陸這種優勢卻並不明顯。因為所有在歐美采購的產品在運往中國前必須先送到其在亞太地區的馬來西亞中央倉庫,這樣做雖然有利於總體成本的降低,但在中國銷售的成本卻居高不下。
隨著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所占的比重不斷擴大,宜家把越來越多的產品放在亞洲地區生產,大大降低了運費對成本的影響。宜家正在實施的“零售選擇”計劃,針對由中國商場選中的產品,在中國尋找供貨商生產並直接供貨,已取得了明顯效果。例如有一款尼克折疊椅,原先由泰國生產,采購價相當於人民幣34元一把,運往馬來西亞後再轉運中國,成本已達到66元一把,商場的零售價格為99元一把,年銷售額僅為1萬多把。實施“零售選擇”計劃後,中國的采購價為人民幣30元一把,運抵商店的成本為34元一把,商場的零售價為59元一把,年銷售量猛增至12萬把。同樣一款產品,隻是更換了一下供應商,單位毛利率提高了近一半,銷售量增長了11倍。
什麼是戰略意識,如何積極應對環境變化,如何有效利用資源,如何圓滿實現目標,宜家的做法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市場環境變了,生產基地就隨之轉移;當地資源更好,就根據需要充分利用。結果是一款並不起眼的產品就使宜家在中國商場的年毛利增加了250多萬元。
戰略意識的威力之大,不可低估。
二、規避風險的法律意識
采購總監的法律意識,主要反映在三個層麵:知法、懂法、守法。
1知法。與采購活動相關的法律很多,比如《合同法》《仲裁法》《價格法》《政府采購法》《招標投標法》《商標法》《專利法》《公司法》等,與職務犯罪相關的法律,如《刑法》等。在了解法律的同時,還要關注法律的發展與變化,因為國家和主管部門會根據情況出台新的法律法規,也會對部分法律法規進行修訂。比如在2011年4月,商務部、工業和信息產業部、公安部等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網絡購物領域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行動的通知》;商務部發布了《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服務規範》。
2懂法。光知道法律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懂法,要明白哪些權益應該得到保護、哪些行為會觸犯法律。比如《合同法》中對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變更、終止、違約的具體規定,《價格法》中對不正當價格行為的限定,《招標投標法》中對招標、開標、評標、中標以及相應法律責任的規定,《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政府采購法》中對當事人、方式、程序、合同、質疑與投訴、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的規定,《刑法》中對侵犯商業秘密罪、擾亂市場罪、貪汙賄賂罪的認定等。
3守法。知法、懂法是為了守法,作為采購總監,守法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做到自身守法,二是督促員工守法。做到自身守法是本分,必須這麼做;督促員工守法是職責,應當這麼做。隻有做到了雙管齊下,才有可能確保企業采購工作的正常進行。
三、體現價值的服務意識
采購總監的服務意識,包括三個方麵:認清實質、換位思考、關注需求。
1認清實質。采購的實質就是服務,無論地位多高、權力多大,采購歸根到底還是一種服務,或是服務於生產,或是服務於銷售,或是服務於職能。對此,采購總監必須有清楚的認識。隻有領悟了采購的實質,才有可能在工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才會從需求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才能提供優質的服務。
2換位思考。如果一切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不顧及需求者的利益,不考慮需求者的意願,隻按照自己的思路工作,那就肯定做不好服務。如果能做到從需求者的立場出發,時時處處考慮需求者的利益,能夠把自己利益的實現建立在滿足需求的基礎之上,並在付出的過程中獲取回報,就達到了換位思考的目的。付出和回報往往是成正比的,付出越多,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