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關注需求。在完成采購任務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提供到位的服務。
隻有滿足了需求,服務才算到位。態度再和藹、供貨再及時、價格再便宜、功能再齊全,但提供的卻是與需求不相符的東西,就不能算是到位和優質的服務。能否滿足需求,是衡量服務是否到位的唯一標準。
(第四節) 富有必要的能力
作為采購總監,必要的能力有三種:一是決斷能力,二是調控能力,三是感召能力。這三種能力有著不同的作用:決斷能力用以明確目標,解決做什麼的問題;調控能力用以推動進程,解決怎樣做的問題;感召能力用以強化效能,解決如何做得更好的問題。此外,每種能力又可以分解為兩個方麵,都有著各自的基點和關鍵,三種能力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條件。
一、明確目標的決斷能力
所謂決斷力,是判斷力和決策力的統一。判斷力的基點是分析,要求是準確,離開了準確的分析,判斷力也就失去了意義。決策力的基點是時機,標準是恰當,抓不住恰當的時機,決策力也就失去了作用。瞻前顧後、猶豫彷徨、當斷不斷,隻會錯失良機,輕率冒失、心血來潮、主觀武斷,隻會招致失敗。
決斷力的形成,需要許多外在條件的支撐,包括目的、資源、風險等。重點在於能否準確把握目的、能否客觀評估資源、能否認真權衡利弊。假如采購總監不清楚決策的目的和效果,不知道實際的需求、自身的能力、對手的狀況,不明白決策的競爭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所在,那麼,所作的判斷和決策都將是無用之功,即便是捕捉到了最好的時機,也不可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對采購總監而言,決斷力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決斷力,就不可能抓住機遇,就不可能為管理確定目標,就會造成工作上的被動。著名的“布裏丹效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頭饑餓至極的毛驢站在兩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間,因為不知如何選擇,始終猶豫不決而被活活餓死。從法國哲學家布裏丹筆下的寓言中所引申出來的“布裏丹效應”,已經成為沒有決斷力的代名詞。“布裏丹效應”表明,沒有決斷力的結果就是死路一條,雖然有些誇張,卻也凸顯了決斷力的重要性。
二、推動進程的調控能力
所謂調控力,是協調力和控製力的統一。協調力的基點是利益,關鍵在於平衡,不能以大局為重、不能以整體利益為先,就難以擺平各種關係;控製的基點是方向,要保證預定目標的實現,就必須對工作中的偏差進行糾正,否則效率越高就離目標越遠。調控的結果往往是更經濟、更合理、更有效,調控的過程往往與職責、規範、信息相關聯。
調控力的形成,離不開三個條件。一是能夠化解矛盾,二是做到嚴格規範,三是保障暢通信息。假如采購總監不懂因勢利導,不能有效地把消極的因素轉化為積極的力量;不知道規範的重要性,不能建立嚴格的管理製度、工作職責和業務流程;不注重信息的收集和反饋,不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工作中的問題並及時應對。那麼,采購管理就會失控,采購工作的進程就難以保證。
隻要采購總監能夠做到化解矛盾有術、嚴格規範有方、暢通信息有道,就一定可以在管理上得心應手,把采購活動控製在股掌之中。
三、提升效能的感召能力
所謂感召力,是感染力和召喚力的統一。感染力的基點是願景,隻有通過共享才能實現。采購總監需要激活願景,讓合作夥伴和團隊成員看到實現各自意願的可能,否則沒有人會追隨你。召喚力的基點是目標,隻有通過溝通才能實現。采購總監需要解讀目標,讓合作夥伴和團隊成員明白走向成功的路徑,否則沒有人會響應你。感召力離不開人格魅力,感召力往往伴隨著外向、可靠、隨和、激情、情緒穩定、充滿自信、善於鼓動、能力超群等人格特征。
感召力的形成,不可能靠外界的壓力,隻能依靠自己的言行,重點在於能否做到以身作則,以理服人、以情相待。假如采購總監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卻做不到,不能身先士卒,做事沒有原則,隻以自己的好惡和關係的疏密為標準,不能一視同仁,在交往中不懂尊重、不會傾聽、不願溝通,不能以禮相待;那麼,即便是再有口才、再有激情、再善於鼓動,你也不可能有感召力。因為你的言行已經說明了一切,你根本不值得尊敬、依靠和追隨。
采購總監要想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感召的功力必不可少,因為感召力可以為采購總監減少許多無為的能量消耗,使工作的效能更高。試想:假如采購總監能在采購管理中做到一呼百應、所向披靡,那麼還有什麼難題不能攻克,什麼障礙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