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采購總監擁有一定的管理經驗,針對渠道選擇環節就會製定一套供應商的識別、評估、認可程序,為科學選擇供應商提供依據。針對談判簽約環節就會準備一套標準的合同文本,對主要條款有明確的限定,同時對價格和服務提出原則性的要求,以確保采購的權益能在合同中得到全麵體現。
3把握物品等級的經驗。采購的物品通常可以按照重要次序分為四個等級:戰略物品、瓶頸物品、重要物品、普通物品。采購物品等級的劃分沒有統一的標準,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主要依據是對企業的利潤影響程度和供應風險程度。比如戰略物品對利潤的影響大,供應風險也大;瓶頸物品對利潤的影響不大,但供應風險很大;重要物品對利潤的影響較大,供應風險也較大;普通物品對利潤的影響和供應的風險相對較小。
如果采購總監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就會確定等級劃分的標準,並對不同等級的物品在管理層次、采購方法、庫存控製等方麵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比如,戰略物品由采購總監親自掌控,通過遠期合同的形式訂購,並保有一定的庫存;瓶頸物品由采購經理操控,也要采用遠期合同的方法予以保證,並保持較高的庫存水平;重要物品由采購科長負責,通過集中競價的方法采購,庫存量保持一般水平即可;普通物品則可交由采購員通過例行方法辦理,可保持低庫存或零庫存狀態。采購總監可以通過劃分物品等級、進行分級管理,來控製物品的供應風險並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
可見管理經驗是做好采購管理工作的首要條件,有了管理經驗就能把握工作的重點。
不論是行業經驗還是管理經驗,都需要經過時間的積累,也就是都要以資曆為基礎。資曆表現為兩個方麵,首先是資格,其次是經曆。資格的要求是在相同崗位或相近崗位工作過,比如在相同規模、類似性質的企業擔任過采購主管或相近的職務;經曆的要求是在相似崗位上任職時間達到了一定的年限,比如在相似職位上做過3年以上,在低一級的職位上做過5年以上。隻有具備了這樣的資曆,才能擁有所需的經驗,才有可能擔當起相應的職責。
以下是幾家公司招聘采購總監時提出的與經驗相關的任職條件。
某機械製造企業:
10年機械行業采購經驗,5年機械行業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參與過較大采購項目的分析、論證和決策;
熟悉工業減速機/齒輪箱產品。
某化工技術公司:
從事供應鏈管理工作12年以上,8年以上跨國企業部門經理以上職位的工作經曆;
熟悉物流管理流程,在供應商開發、整合、評估、管理及采購成本控製領域經驗豐富。
某能源科技公司:
5年及以上采購(職位)經驗,了解矽料市場,具有國際矽料采購經驗和資源;
或8年及以上光伏、半導體(行業)經驗,了解太陽能電池片及相關矽材料的生產工藝,熟悉其生產流程及所需要的設備。
某食品連鎖店:
有5年以上食品類采購經驗,有傳統渠道賣場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有商品選擇、采購談判、合同簽訂、促銷規劃的經驗。
某百貨公司:
有5年以上電子商務招商或采購的從業經驗,有3年以上部門管理經驗,有百貨類大型賣場采購工作經驗者優先;
熟悉百貨、3C類產品采購流程。
某超市集團:
10年以上同行經驗,精通食品、非食品等采購;
3年以上知名超市企業采購管理工作經曆,係統掌握超市行業最新發展趨勢及運作模式,有物流配送方麵的管理經驗;
熟悉物資采購招投標程序,熟悉物流管理業務流程。
六個不同的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在招聘采購總監時都提出了比較具體的經驗要求,既有行業經驗方麵的要求,也有管理經驗方麵的要求,更有資格經曆方麵的要求。可以看出企業在招聘采購總監時對經驗和資曆的重視程度,同時也進一步佐證了經驗和資曆是采購總監任職所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
(第三節) 具有相應的意識
作為采購總監,要想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更有成效,特別需要具備三種意識:戰略意識、法律意識、服務意識。
一、提前布局的戰略意識
從采購的角度看,戰略意識主要包括三個要素:目標、資源、環境。具備戰略意識,有助於采購總監積極應對環境、有效利用資源、圓滿實現目標。
1目標。采購的目標,也就是采購工作的方向。縱觀全球,企業之間在采購結果方麵的差距懸殊,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數據來進行一下比較。采購成本占采購價值的比重,世界級企業為08%,一般企業為33%;采購的平均交貨時間,世界級企業為8周,一般企業為15周;送貨延誤的比例,世界級企業為2%,一般企業為33%。這些差距都直接影響著企業成本的高低、需求滿足的程度。降低成本、滿足需求應該就是采購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