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采購總監的專業認知(3)(3 / 3)

采購外包本來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但如果處理不當,也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風險,甚至會損毀品牌形象。耐克公司的遭遇,就是一個例證。

上麵所介紹的四種采購模式各有利弊,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和組合。不少學者提出了混合采購模式的概念,也就是將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合二為一。經過建模和數據分析,大多數情況下這兩種模式的混合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混合采購模式,實際上就是對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的優勢的綜合,以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我們也可以開闊一下思路,在利用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優勢的基礎上,把聯合采購和外包采購的優勢也融合進去,針對不同的業務特點,采取不同的采購模式,將四種模式有機結合起來並運用到具體的采購業務中去。比如對有共性、價值高的物品進行集中采購,對個性突出、價值較低的物品允許分散采購,對進價偏高的物品尋求聯合采購,對花費精力多、附加值小的物品和業務實行外包采購等。隻有這樣,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的混合模式,才有可能取得更佳的效果。如何實現對不同采購模式的融合,應該是采購總監需要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與采購類型和采購模式相關的內容還包括采購方式。采購方式在不同的角度下有不同的體現。

從主體角度看,體現為政府采購、非政府采購;

從性質角度看,體現為公開采購、秘密采購;

從方法角度看,體現為直接采購、間接采購;

從時間角度看,體現為定期采購、非定期采購、即時采購;

從形式角度看,體現為書麵采購、口頭采購、電話采購;

從價格角度看,體現為詢價采購、比價采購、議價采購、定價采購;

從地域角度看,體現為國內采購、國外采購;

從支付角度看,體現為現金采購、租賃采購、易貨采購;

從合作角度看,體現為買斷采購、代銷采購、聯營采購;

從趨勢角度看,體現為招標采購、國際采購、電子采購、綠色采購。

同樣的采購方式,在運用時還會有一些明顯的差異。比如現金采購,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可以預付款,也可以到貨付款,還可以售後付款。又比如租賃采購,可以采用直接租賃,來減少企業項目建設支出的巨額投資;也可以采用售後回租,來盤活企業固定資產優化資產配置,還可以采用促銷租賃,來配合生產企業銷售產品分擔貨款回籠的風險。

通過對不同采購方式的了解和研究,有助於采購總監開闊思路,並根據企業實際,采取相應的對策,選擇適合的方式,以提升采購管理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