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為人們爭取到了更大的自由,也就是突破了誹謗罪的嚴峻封鎖,“威爾克斯事件”的種種努力直接促成了1792年《福克斯誹謗法案》的通過,明確給予陪審團以判決權,並使得誹謗罪開始有法可依,是英國新聞法史上一次有限的進步舉措。福克斯誹謗法案要點如下:①陪審團對一切誹謗案件有總體判決權;②在誹謗案件中,法官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提供給陪審團參考;③陪審團認為必要時,可對誹謗罪做出特別裁決;④隻要有一位陪審團團員認為被告有罪,即可提請審判。
2、煽動誹謗法得以突破的背景
“光榮革命”是大貴族和資產階級相互妥協的產物,因此,當時的英國實際上是被一小撮出身高貴的富有家族所統治。他們控製英國的選舉,並對思想言論加以鉗製。而此時的英國,商業經濟發展很快,以批發商和零售商為代表的中產階級數量增加、力量壯大,英國的輿論基礎漸漸成型。
“光榮革命”以來,在遇到某人被懷疑發表誹謗言論時,國務大臣簽發過許多通用逮捕令,但它們從未在法庭上受到過挑戰。威爾克斯事件之初,法官普拉特以議會特權為由將威爾克斯釋放,通用逮捕令的非法性並沒有收到譴責,這是言論自由的一大障礙。雖然威爾克斯在這次事件中幸免於難,但是政府利用通用逮捕令逮捕49人引起了人們對於自身自由權利的威脅感到恐懼。之後,威爾克斯勇敢地將國務大臣和一些信使告上了法庭,在他和格林的帶動下,逮捕令的合法性遭到質疑,最後曼斯菲爾德不得不宣判:“把通用逮捕令作為逮捕人的工具是違法的。”他的宣判實際上使通用逮捕令走到了盡頭。從而有效的保障了英國民眾的人身自由和私有財產,擴大了他們的自由和權利。這也為英國的煽動誹謗法添磚加瓦,人們的言論自由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保障。
盡管英國報業呈現了快速發展的趨勢,自由度也在慢慢擴大,但直到18世紀60年代,始終禁止報道議會的辯論內容。
3、自由權利的擴大
“威爾克斯事件”發生後,人們迫切要求知道政治新聞消息,即報道議會辯論內容被提上了日程。1771年早期,大約有12種報刊刊載了議會辯論內容。但議會對他們進行了逮捕。威爾克斯等開始了同政府的堅決對抗。最後,各方的妥協結果使得議會上下院默許報道其辯論內容。在此之後,英國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報刊,出版自由進一步擴大。這就進一步擴大了言論自由的範圍,為煽動誹謗法的完善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威爾克斯事件”後,人們對於王權和權威的個人意誌更加蔑視,對於法理的追求更加迫切,陪審團的作用凸顯,這一切都使得《福克斯誹謗法》通過顯得順理成章。而這也是英國煽動誹謗法完善的標誌。
由此觀之,“威爾克斯事件”是英國煽動誹謗法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結語
“威爾克斯事件”在英國曆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直到現在,威爾克斯也是捍衛“自由”的鬥士。該事件對於英國的影響是方方麵麵的,本文單從它對於誹謗法的影響方麵論及。
保護言論自由,推動誹謗法的完善。在一個開放的、多元的社會中,通過知識的增長,心靈才能從各種束縛中解放出來。在言論自由的條件下,人們會樂於思考,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也更具有動力和活力,社會本身也得以獲得良性的發展。在我國,隨著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過渡,公民的角色、政府與社會之間關係都發生了變化。我們的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社會秩序,而一個穩定的社會秩序是一個更接近於菜市場的多言氛圍,並不是一個“一言堂”的氣氛,觀點的對立和意見的多樣是社會的常態,是必要和有益的。言論自由作為獲致真理的一種手段,維持社會穩定和變化之間的平衡,它給予社會活力,推進社會的新陳代謝過程。可以說,在改革開放的國家轉型期,一個良性的社會秩序尤其需要言論自由。□
參考文獻
①郭亞夫、殷俊:《外國新聞傳播史綱》[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
②洛克 著,葉啟為、瞿菊農 譯:《政府論(下)》[M].商務印書館,1999
③史亭玉,《從成文法看英國新聞自由的限製》[J].《廣東社會科學》,2011(6)
(作者:四川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