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進擊的巨人》中的暴力內容(1 / 2)

淺析《進擊的巨人》中的暴力內容

藝廊回聲

作者:羅蓓蓓

【摘 要】《進擊的巨人》是一部在2013年廣泛傳播的日本動畫作品。在成為傳播熱點的同時,它也因為自身所包含的較多暴力成分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本文通過對《進擊的巨人》進行內容分析,對暴力內容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進擊的巨人》 暴力內容 內容分析

提及近兩年的日本動畫,有一部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進擊的巨人》(簡稱《巨人》)。這部動畫從開播起便吸引了大量的眼球。以百度指數為例,開播前一天(四月五日),這部動畫的搜索指數僅有5000左右,但在四月六日開播時已經增長了一倍,達到近萬,而四月七日的百度指數達到了六萬之巨,足以證明關注度上升的速度。短短一集,便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展到了動漫愛好者的小圈子以外,甚至一時間成為了主流文化現象。但在大熱的同時,《巨人》也因為其對暴力內容赤裸直接的展示而遭到了不少的批評,央視甚至在其《致六一:動畫童年》節目中,以“富有爭議的內容和病態的審美”的解說詞來搭配《巨人》的畫麵片段。

本文通過分析《巨人》首集中的內容,試圖展示暴力內容的頻率和長度以及其對此片內容表達的作用,解析《巨人》在短時間迅速傳播的原因所在。

一、《巨人》概述

《巨人》是根據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作品改編的動畫。原作者的漫畫在講談社於2009年10月號(創刊號)《別冊少年Magazine》上開始連載。此作為作者諫山創的首部連載作品。2011年4月漫畫單行本第4冊發行時(日本),已經累積超過400萬冊。曾獲《這本漫畫真厲害!》2011年版少年漫畫類第一名。之後,隨著漫畫的熱銷,改編動畫的計劃也提上了議程,並最終在2013年4月這個日本動畫的傳統熱門季節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作品架構在一個完全虛構的世界中,107年前(743)年,世界上突然出現了人類的天敵“巨人”,麵臨著生存危機而殘存下來的人類逃到了一個地方,躲進了三重巨大的城牆之中苟延殘喘。人們在這隔絕的環境裏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直到主角艾倫·耶格爾10歲那年,60米高的“超大型巨人”突然出現,以壓倒性的力量破壞城門,其後瞬間消失,巨人們成群的衝進牆內捕食人類。艾倫親眼看著人們以及自己的母親被巨人吞食,懷著對巨人無法形容的憎恨,誓言殺死全部巨人。城牆崩壞的兩年後,艾倫加入104期訓練兵團學習和巨人戰鬥的技術,並最終如願以償加入了向往已久的調查軍團。而在與巨人戰鬥的過程中,艾倫和同伴開始一點點破解“巨人”身上籠罩的重重謎團……

二、《巨人》中的暴力內容

貝雷爾森對“內容分析法”下的定義是“對傳播內容進行客觀、係統和定量的分析與描述的一種方法”。對於動畫《巨人》首集中的暴力內容,筆者通過拉片的方式進行了瀏覽並計算暴力內容在本片中出現的次數,對一定篇幅或時間單位內暴力內容出現的頻率做出評價。結果是,在包含了片頭片尾一共約23分鍾的動畫內容(其中正片約20分鍾)中,暴力內容主要集中出現在三處,分別占據了約1:04,2:44和3:20的時長,共計近8分鍾的內容含有明顯的暴力成分。無論是從暴力內容的總時長還是單個包含暴力內容的場景的時長來說,《巨人》首集都含有明顯的暴力內容。

但是僅僅依據這樣的數據麵對《巨人》這部動畫的暴力內容做出斷言其實是草率而不合適的。恰恰相反,細看製作組對於暴力內容的處理,可以從中看出清晰的處理思路與層次脈絡。《巨人》這部動畫不僅沒有放任暴力內容,反而讓暴力內容與自身主旨的表達融於一體,暴力內容對《巨人》的風格和基調的奠定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本文嚐試在這一方麵加以詳述。

本片第一段暴力場景在全片第56秒即開始,在此之前,動畫以劃過天邊的大雁引導鏡頭,依次切換到街道上呆立的人群,遠方高聳的城牆,城牆之外升起的遮天蔽日的煙霧,一直轉換為城牆上升起的巨大的、沒有皮膚、肌肉外露的詭異人臉,連貫的鏡頭語言,意味不明的旁白,雖然沒有一點暴力的氣息,但平添了一絲壓抑的感覺。之後場景切換,一小隊軍人騎著戰馬,帶著刀劍,大聲吆喝著追獵一個影影綽綽的身影。在這裏,整齊的軍服、飛揚的披風、充滿異世風格的刀劍、噴著鼻息的戰馬、軍人瞬間離開馬背在樹木間穿梭著準備戰鬥的畫麵都在暗示著一場戰爭的開始,雖然涉及暴力,甚至讓人開始隱約期待其後會有飛濺的血肉,但製作組無疑是極克製的,將暴力內容的暗示僅僅停留在戰爭的符號之上,遠遠沒有陷入血漿四濺、斷肢亂飛的俗套。

而後這段鏡頭戛然而止,進入片頭曲,片頭曲可以看到大量暴力符號的痕跡,交錯的鐵鏈,倒插在地上的刀劍,穿著軍服的主角群身上斑斑的血跡都在暗示著本片的氛圍,暗紅色的歌詞不停的閃動,“獵人”“獵物”“紅蓮”“弓矢”這樣暗示著暴力內容的詞彙充斥其中,讓人明顯感覺到一種躁動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