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開頭曲結束後,中斷的劇情沒有繼續,取而代之的是一係列快速閃過的鏡頭,其中不乏飛濺的血液和倒塌的房屋。可這些鏡頭隨後以主角艾倫的夢境加以解釋,其後動畫的色調明顯變得明亮鮮豔,劇情也進入了一段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可是在艾倫和旁人的對話中,本片構造的世界卻越來越遠離其溫情脈脈的表象,“巨人”就在外麵的世界遊蕩,為了吃掉人類而四處獵食,人們卻龜縮在城牆內苟活,還不停嘲諷為了讓人類離開城牆庇佑生存而戰鬥的調查兵團。隨後,隨著調查兵團的回歸,劇情也進入了第二段暴力內容的集中展示。此時大約是全片的第9分鍾,剛剛過去不到一半。
在這個段落,片頭曲之前戰鬥的人們從城外回歸。但之前昂揚的姿態一掃而光,歸來的人大多都纏著繃帶,軍服上血跡斑斑,神情也一片頹唐。而有一位老婦人攔住軍人的隊伍,詢問自己的兒子是否歸來。可遞到她手中的隻有一個小小的布包,打開來隻有一隻傷痕累累的手臂。在這個段落中,暴力內容不僅包括了軍服刀劍這樣的暴力符號,也包括了血跡繃帶這樣的側麵表現,還開始直接赤裸的表現,給人的衝擊力明顯有所上升,而這些之前還英姿煥發的軍人的慘淡回歸,也讓觀眾開始隱約感覺到了一些壓抑和挫敗感。
而在這一集即將進入尾聲的時候,隨著配樂的明顯加強,進入了最後一段暴力內容。城市在巨大的衝擊下顫抖起來,天際升起了巨大的陰影,超越了城牆的巨人顯露出身形,以為牢不可破的城牆被輕易摧毀。於是製作組也開始了暴力內容的集中展示,破碎的城牆,飛濺的巨石,畫麵裏不斷出現斷壁殘垣之下的殘缺肢體,火焰與血液也開始在畫麵中越來越多。最後,隨著艾倫的母親被巨人抓住,放入嘴裏,這一集在飛濺的血液中結束了。
可以看到,雖然包含了大量的暴力內容,但是在采用之中,製作組還是避免了對於暴力的放任。暴力內容從符號展示到側麵描寫,直到片尾才開始較大篇幅的正麵描寫,甚至在最終巨人吞噬艾倫母親的時候,飛濺的血液也有著暴力美學的處理手法進行了過度誇張,這讓鏡頭脫離了現實感,也照顧了觀眾的觀感。在這樣的層層遞進中讓觀眾接受的衝擊也不斷上升。而另一方麵,在這不斷改變敘述方式的過程中,人類從一開始的獵殺者的鬥誌昂揚到失敗者的頹唐萎靡,再到結尾處徹底淪為了被獵食者,絕望和渺小的感覺不斷深化,這正是作者試圖表達的這個世界的基調:這個世界的兩個種族“人類”和“巨人”的關係不是消解性的,而是徹底的衝突的、你死我活的,這個世界是充滿了絕望的,而在這個充滿絕望的世界中掙紮地生存,甚至戰勝絕望,才是作者想要刻畫的。
三、《巨人》的暴力內容與巨人熱潮的關係
從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巨人》在製作過程中,就很注意讓暴力內容為自身的表達服務,因此,這些粗看起來有些過度的暴力成分不僅沒有降低不熟悉的觀眾對它的接受程度,反而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受到的衝擊和震撼感覺提升了。《巨人》既不像常見的日本少年動漫作品一樣,對於暴力采取回避態度和虛寫淡化處理方法;也不將暴力作為唯一賣點,隻通過血肉模糊的鏡頭維係觀眾的興趣。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擴展了《巨人》的潛在受眾。
另一方麵,在當代社會,人們不僅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也隨著經濟增長的放緩和近幾年通脹的加速而變得越來越大。就像美國大蕭條時期《金剛》電影收獲的超高票房一樣,在人們壓力上升的社會背景下,適當的暴力內容會很容易將受眾代入其中,在驚恐與對抗情緒中釋放自身情緒,消解自身的壓力。也許,這也是《巨人》迅速走紅的一個原因。
結語
通過對內容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巨人》這部作品,雖然包含著較大比例的暴力內容,但是更應該注意的是,暴力內容的使用一直有著清晰的控製與變化,沒有單純地追求視覺刺激,與主題的表達相背離,而是內含在《巨人》的主題表達中的。從另一個方麵說,這些架構的暴力內容也是《巨人》走紅的有力的推動力量。因此,暴力內容的存在並不意味著《巨人》理應遭受批評,研究者更應該從中看到可以借鑒的閃光之處。□
參考文獻
①劉耕,《〈熱血高校2〉暴力內容分析》[J].《新聞世界》,2013(5)
②張慧,《有關電影〈七宗罪〉暴力內容的內容分析》[J].《劍南文學》,2013(8)
③孫魯濤,《電影藝術中的“暴力美學”文化》[J].《戲劇之家》,2011(7)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