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宅族”媒體形象研究(1 / 3)

“宅族”媒體形象研究

調查研究

作者:魏媛媛 黃聚雲

【摘 要】鑒於網絡時代對“宅族”產生的深遠影響,筆者從消費主義、眼球效應、娛樂主義等角度進行了分析,發現媒體在建構“宅族”形象中過於重視經濟效應且過度營造娛樂化氛圍。因此,媒體有必要利用自身公信力,在“宅族”媒體形象的建構上,更加客觀與理性。

【關鍵詞】宅族 宅男 宅女 媒體形象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一個新亞文化群體興起並引起了廣泛關注,那就是“宅族”。所謂宅族,泛指那些過度癡迷或依賴於文明產品、技術和服務,特別是電腦、網絡,而長時間足不出戶者。

中文“宅族”提法脫胎於日本的“禦宅族”,二者共同特征是:①癡迷的心理狀態;②長時間足不出戶的生活行為方式。但二者存在很大差別:日本“禦宅族”被描述為“對A.C.G產業的熱衷者”,是作為動漫亞文化的特殊受眾而出現的;而中國的“宅族”是“電腦及網絡的依賴者”,是作為互聯網受眾而興起的,不僅分布麵廣,而且數量龐大。依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報告: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18億。在規模如此龐大的網民當中,青少年占有突出的地位,而他們當中很多人對網絡迷戀、依賴甚至成癮。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網癮青少年超過了青少年網民總數的10%。不僅是青少年,電子商務及網購服務的發展,也將大量成年人拉入宅族的行列。根據最近一項對2580 人進行的網上調查顯示,91.8%的受訪者有網購經曆;71.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網購成癮。

互聯網的發展使現代人可以過上一種足不出戶即可滿足衣食等基本需求和許多精神文化享受的時代;互聯網一方麵不斷創造出更加便利的服務,另一方麵又通過宣傳、報道,將足不出戶及可享受各種服務的生活方式包裝成現代文明生活的一種“樣板”,“一台電腦可以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一連幾天足不出戶。網上購物、網上聊天、網上影院、電話訂餐……通過網絡同樣可以讓生活有滋有味。”正如在淘寶網商品頁麵充斥著的“值了”、“劃算”、“實惠”、“放心”、“經典”、“時尚”、“精彩”、“潮”、“範兒”、“秒殺”等廣告、推銷字眼那樣,互聯網用強大的消費主義攻勢將建立在網絡消費基礎之上的“宅生活”宣揚為“摩登的”、“理性的”、“自由的”、“個性化的”,同時在有意無意之間回避了“網癮”以及與此相關的健康等負麵問題。互聯網不僅為中國宅族的興起創造了條件,而且一手建構了宅族,並以各種話語引導著宅族、模塑著宅族的形象和自我認同。從這種意義上講,對宅族媒體形象特別是網絡媒體形象的研究,不僅是科學認識宅族這一亞文化群體、對其進行合理輿論引導的需要,也是深入解讀網絡時代的生活環境與適應的重要議題,而且對於網絡文化建設具有積極的價值。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內容分析法。用來作為計數單元的文本內容可以是單詞、符號、主題、句子、段落或其他語法單元,也可以是一個籠統的“項目”或“時空”的概念。

筆者於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進行樣本搜集,具體步驟如下:

(1)以“宅族”為關鍵詞,通過搜狗新聞標題、百度新聞標題進行搜索,分別找到相關新聞報道32篇、1140篇,檢索結果按照相關性排序,剔除內容重複以及與研究主題相關度很低的報道,最終篩選出有效新聞123篇。

(2)分別以“宅男”“宅女”為關鍵詞,通過搜狗新聞標題進行搜索,檢索結果按照相關性排序,分別找到相關新聞863篇、530篇,除去文本內容明顯有誤或內容相符的文本,分別選取了前300條網絡新聞用以樣本分析。

本研究的編碼方案是在對大量網絡新聞信息的歸納的基礎上設計而成的,個別變量取值出現頻率較低,經反複試用和修改,用SPSS19.0建立數據庫並進行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1、宅族“窩居”的生活常態

在723篇新聞報道中,媒體將宅族描述為“不出門一族”、“單身群體”,在個人形象中,穿著隨意、邋遢、懶是宅族的明顯特征。多個新聞標題提到“脫單”“相親”等詞彙,例如“光棍節脫單秘籍 甜美紮發變身宅男女神”、“傷不起 宅男半年相親26次被拒”等,媒體借助於這些詞彙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迎合大眾對愛情婚姻的重視度,提高新聞點擊率。穿著的隨意與舒適強化了“宅族”休閑的生活方式。新聞中的圖片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了“宅族”的日常生活環境:散亂的床鋪、雜亂的桌子、垃圾滿地,“宅族”的邋遢與懶,一覽無餘地呈現在大眾麵前。

在“宅族”的飲食習慣中,外賣、速食、零食占據了較大份額,很明顯,“宅族”是快餐文化的追隨者,“無需出門就餐,一份外賣送到家”,而網絡大大地加速了它的便捷性,網絡點餐、快遞水果等一係列新穎的網絡服務更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恰恰為“宅族”的“窩居”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2、“宅男”“宅女”的形象差異

作為異性欣賞群體,“宅女”的欣賞群多為集中於帥男、男明星等,涉及到“宅女”欣賞對象的條目為18條,占樣本量的2.5%。“宅男”卻對女性情有獨鍾,其中包括女神、美女主播、校花等,“宅男”欣賞對象也不乏一些偶像明星、各界名人,網絡新聞中涉及到“宅男”欣賞對象的報道條目達106條,占樣本量的14.8%,相比之下,“宅男”作為女性的欣賞群體在數量上更勝一籌,網絡新聞報道數量約為“宅女”的6倍。媒體正是利用了兩性生理上的差別以及明星效應,呈現給“宅女”以“肌肉男”“帥哥”等男性形象,展示給“宅男”以“性感火辣”“清純溫婉”等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