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生群體期刊消費的心理與行為(1 / 3)

大學生群體期刊消費的心理與行為

調查研究

作者:寧馨怡

【摘 要】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因為所受的教育、所處的校園環境以及該年齡的心理特征,呈現出大學生群體所特有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本文主要通過問卷調查法,試圖呈現出大學生這一群體關於期刊消費的現狀,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需求,結合市麵上的一些雜誌,提出一些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 期刊 消費特征

一、大學生群體分析

大學生群體是個龐大的群體,從國內實行大學擴招開始,全國現有近2300所高校,在校大學生接近3000萬人。對於許多企業和公司來說這是一個潛在的消費對象。當代大學生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他們既是當前消費主體之一,有著獨立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特點,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

1、大學生群體性格特征

大學生的年齡絕大多數分布在18~24歲,大學生群體是一個很獨特的群體,他們追求個性,對人生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觀念,更希望得到尊重、更加追求自由、平等以及思想獨立的性格特征。具體表現為:

(1)富有理想但理性不足。在職業理想上,價值取向和對人生幸福的理解均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體育界明星等,不少人不願到基層、到農村去,但同時又理性不足。

(2)充滿自信但較為脆弱,能夠正確認識自我。大學生群體比較自信,認可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對自我發展充滿期望。同時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滿足了他們的物質需求,較好的家庭環境和社會條件也使他們的成長道路大多較為平坦和順利,但是這也在另一個方麵減少了他們直麵挫折和失敗的機會,在麵對困難時可能引發各種心理問題。

(3)敢於創新但顯得叛逆。現在的大學生基本是“90後”,個性張揚,不循規蹈矩,敢想敢做,敢於創新,獨樹一幟。這是他們的優勢和特點,需要積極引導。但是,有時候會顯得太過於叛逆。

(4)嫻熟網絡但容易失控。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80後、90後”,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們的思想更為早熟,對每樣事物他們有自己的見解。但同時易受網絡等負麵作用的影響,不喜歡聽老師講課,拒絕現實交流,學習簡單化、快餐化,甚至網絡成癮,產生各種不利後果。①

2、大學生群體消費行為特征

(1)大學生的依賴性。大學生是一個無固定收入(一般做兼職)或無收入的群體,所以其無論是學費、生活費還是娛樂費用都是依賴於家庭的支撐,靠父母供給。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群體每月生活費主要集中在500~1500元,消費能力越來越高。

(2)大學生的獨立性。大學生有強烈的獨立意識,認為既然自己成年了,花父母的錢就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因此大學生自己會打工掙收入,做兼職、家教在大學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所以他們的消費行為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不輕易受他人控製。

3、大學生群體消費心理特征

消費心理作為消費者在購買行為全過程中發生的一係列的心理活動,是消費者對客觀消費對象與其自身主觀消費需求的綜合反映。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心理由他們所處的年齡階段和特定的生活環境決定,具有自己顯著的特點。

(1)消費心理日趨成熟。大學生的心理總體上正處於一個不斷成熟的階段,在消費方麵雖然存在一些非理性的特點,比如易衝動、情緒化。但是隨著消費行為的積累,他們已經對於消費有了自己的判斷、分析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