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股票買賣的技巧 1(3 / 3)

二、賣出時機的選擇

(一)會賣才是真師傅

在把握市場時機中,把握賣出時機尤為重要。因為隻有把握了賣出時機,你才能真正獲取利潤,避免風險。許多股民也抄到了底部,也買到了黑馬股,但就是沒有賺錢,甚至還虧了錢,原因就是沒有把握賣出時機。有的賣出過早,當莊家一震倉就驚慌失措地撤了,結果僅賺了一點蠅頭小利,過一段時間回過頭來卻發現,有一大段利潤在後麵;有的賣出過遲,錯過了出貨的機會,反而被高位套牢,本來賺了的錢眨眼間化為了烏有,有的甚至反而倒虧老本;有的投資者在大盤見頂回落之前,因沒有十分把握確定是否見頂,在猶豫不決中錯過最佳出貨時機,以後又因在頂部沒有出逃,認為現在出逃會厚利變微利甚至變虧損,寧願因小失大也不出貨,結果一錯再錯。因此,股市裏有“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一說。

相對來說,隻要股民心態好,不盲目,不衝動,要做到低位買入並非難事,但要做到高位賣出卻非常困難。賣早了賺的錢少,賣遲了又可能被高位套牢。因此,我們說,買入時機重要,但賣出時機更為重要。這是保證勝利果實到手或減少虧損的關鍵。事實上,在股價低位時買入股票,甚至低價位買中大牛股的不乏其人,但賺了大錢的卻是鳳毛麟角。個中緣由,就是許多股民光會買不會賣,在不適當的時機將股票拋掉了。如一位投資者在某個價位買入一隻股票,當上漲的時候他就期望能再漲而不賣出,當橫盤的時候就會認為沒有獲利也不想賣出,當下跌的時候會認為在牛市當中居然沒有賺到錢怎麼能賣出呢?如此,這位投資者就沒有賣股票的時候了,到最終牛市走完,他就可能被套牢。

股諺雲:“底部百日,頂部三天。”這是為什麼賣出的難度大於買入的原因。眾所周知,股價在底部徘徊的時間較長,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考慮,但在頂部經常是高點的時間非常短,不少投資者還沒有來得及賣出,便開始下跌了。因此,“入慢出快”是股市一條重要的交易原則,是無數次經驗教訓的總結。買進股票可以慢一點,先了解、觀察清楚,再行擇機買入,若匆忙入市,多犯錯誤。而賣出股票則要果斷,要快速。平時我們說市場的高手,其實往往也就是會逃頂的高手。

股票賣出時機不當,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開始信心百倍買股,相信是強莊大牛股,但在莊家反複洗盤中,卻逐漸失去了耐心,於是有蠅頭小利便急著跑了;另一種情況是貪多戀戰,本來股價已經升了許多,到了頂部,仍想它再升些,本來持股已經賺了不少錢,仍盼它多賺些,在頂部糾纏不休,終被套牢,“煮熟的鴨子飛了”,自己反被悶在蒸籠裏。

賣出時機掌握得不好,通常出於以下幾個方麵的原因:一是受自己的情緒或市場熱點氣氛的影響頻繁換股,沒有足夠的耐心與信心;二是獲利品種不知道適當了結,總想看高一線;三是被套之後隻是等待,萬不得已才會被動斬倉;四是明明行情到頂應該減倉時卻不知如何下手。

沒有把握賣出時機,是投資者沒有賺到錢甚至是虧錢的重要原因。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掌握賣出時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

(二)賣出股票的最佳時機

那麼,我們如何把握賣出時機呢?顯然,在牛市頂部即將到來之前賣出,是最佳選擇。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在實際中,真正要做到這一點,也非常不容易。因為在牛市的頂部,股市指數飆漲,黑馬奔騰,人氣旺盛,交投活躍,一片火爆景象。許多投資者蒙著眼睛買股票,買到手裏就漲,那種爽勁兒,那種容易賺錢的得意勁兒,怎麼不讓投資者欣喜若狂呢?在這樣的市道裏,他們怎麼會相信這就是牛市的頂部?他們又怎麼會想到隨之而來的就是股市的狂跌?自然他們也很難做到在這時拋股出貨。事實上,即使有人發現了牛市見頂的跡象,他們也未必就會立即出貨。因為許多投資者都存在著僥幸心理,認為熊市不會馬上就來,隻要還繼續漲幾天,自己就能多賺許多……就是在這種心理支配下,一些投資者在明明知道牛市已經見頂了,也沒有及時出貨,結果被高位套牢。這樣的教訓比比皆是。1996年在治理整頓結束、中國經濟成功軟著陸以及銀行大幅度降息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滬深股市演繹了一輪大牛市,股指大幅上升,幾乎所有的股票都出現飆漲。但不久後,由於大量資金流入股市,加上莊家的瘋狂炒作,這輪牛市很快變成了瘋牛市,滬深大盤股指全線飄紅,一漲再漲,各類股票的價格更是雞犬升天。臨近年末,滬深市場的股票進入狂飆階段,分別於12月11日與12日登上1258點和4522點的高位。由此,從1996年4月1日算起,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4%,深圳成指漲幅達346%。股市的狂漲,激起了許多投資者的“股情”。老股民重操舊業,輕車熟路;新股民膽大氣壯,一擲萬金。所有的資金都往股市裏投,所有的精力都往股市裏用。下崗職工認為擺脫困境的機會來了,機關幹部認為致富奔“大康”的途徑有了。於是,每天有上十萬人進入股市,每天有幾億元幾十億元的資金投向股市。而讓當時很多投資者後悔莫及的就是,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就在這種火爆的市道裏,牛市的頂部已經悄然來臨了。尤其是證券監管部門連續頒發了被稱為“十二道金牌”的監管措施,依然沒有讓投資者有所清醒。1996年12月5日,滬深股市成交量達到350億元,創當時中國股市曆史之最的時候,絕大多數投資者此時依然沒有警覺,沒有發現牛市見頂熊市即將到來的跡象,結果喪失了最佳的出貨時機。更有甚者,還有相當多的投資者在大肆追高買入,以至當12月16日《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出來,股市立即反轉向下,連續幾天暴跌時,不僅絕大多數投資者在牛市裏賺取的利潤全部消失,而且還被深度套牢,損失慘重。因此,及時發現牛市見頂跡象,並趕在牛市見頂前清倉出貨,是投資者炒股製勝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道理很簡單,要把握出貨時機,首先就要掌握牛市見頂的跡象,及時發現牛市見頂,從而作出相應的賣出策略。前一章我們詳細介紹了牛市見頂的標誌,在此不再重複。許多證券分析專家據此總結歸納了一些具體的賣出時機,可供我們參考。

(1)當股價達到自己預先設立的心理價位或者目標收益率時即可拋出。

(2)如某天股指莫名其妙地拉出一根長陽,且放巨量,應該考慮馬上出局。如1996年12月5日滬深股市放出350億元的巨量、1999年6月25日放出833億元的成交天量後,都出現了大幅下跌。

(3)股市已有一段較大的漲幅,但許多報紙和股評人士還在極力推薦,並不斷提高股指上升的目標位,市場出現極樂觀的市況,也是該派發的時候了。

(4)利用均線係統識別,一般可選用長期均線組合:當股價從低位拉升至階段性高位後,股價與144日均價線嚴重背離,股價移動平均成本越來越高,伴隨承接盤的轉弱,股價回調至144日線是必然的選擇。

(5)股價出現大幅上揚後,成交量卻出現背離現象,呈價升量縮的特點,這表明行情上揚並沒有受到場外資金的追捧,隻不過場內持股者惜售心較強,導致上檔拋壓小,資金不大也能推高行情。但這樣的行情不會持續很久,形成頭部的機會很大。因為成交量是股價漲跌的原動力,股價從低位拉升至階段性高位時,必定有成交量的配合;當股價再次上升時同樣需要成交量的放大,沒有成交量的支持,股價是很難繼續上漲的。

(6)連續放量衝高,換手率突然放大。上升行情中股價上漲到一定階段,累計漲幅超過40%時出現連續放量衝高,有時是連續3~5個交易日連續放量,有時是2個交易日放量,每日的換手率都在3%以上,而當最大成交量出現時其換手率往往超過10%,這意味著主力在拉高出貨。如果收盤時出現長上影線,表明衝高回落。而次日股價又不能收複前日的上影線,成交開始萎縮,表明後市將調整,遇到此情況要堅決賣出。

(7)反彈時衝擊重要均線失敗。隨著股價下調,逐漸形成了下降通道,日、周均線出現空頭排列。如果此後出現反彈,股價上衝30日或60日均線沒有站穩,則應堅決賣出。

(8)公司的基本麵開始惡化。通過分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你可以得知公司基本麵是否惡化。上升的負債水平、上升的庫存和應收賬款比收入上升更快,是判斷公司的效率開始惡化的3個常用預警信號。如南開戈德主營收入由2002年末的2.22億元下降到2003年末的0.98億元,而應收賬款仍然由2002年末的2768萬元上升到2003年末的2958萬元,這就表明公司的基本麵已經嚴重惡化。投資者如果繼續持有該股票,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以穗恒運為例,莊家經過長期的底部吸籌後,在1999年5月中旬開始拉抬股價,其間逐級將股價拉升至9.30元附近後開始橫盤整理。此時的股價與144日線嚴重背離,平均成本愈來愈高,而成交量在橫盤期間逐步萎縮,表明承接清淡。莊家為了達到先出部分籌碼的目的,在橫盤整理期間采用小單拉升大單出貨的手法,將股價逐步回調至144日線(莊家階段性護盤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橫盤期間,即使莊家大單打壓,股價及成交量的變化也不大,這表明莊家已經完全控盤,反複震蕩的目的是為了將前期獲利盤洗出,為下一步拉升做準備。果不其然,進入2000年後,短短1個月的時間莊家就將股價從9.5元(2000年1月4日)拉升至15.62元(2000年3月15日),相對應的成交量也極度放大,股價與144日線嚴重背離,這表明莊家正在出貨。為了達到出貨目的,誘使散戶追漲,此時的成交量絕不會大於股價拉升初期的成交量(即3月23日至3月27日的成交量小於1月21日至1月24日的成交量),2000年3月28日股價創曆史新高,達到18.48元,同時成交量亦創曆史新高,按照股市格言“天價天量”,投資者應堅決賣出股票。其後該股股價迅速回調,在回調過程中帶量下跌,表明莊家出貨意願極為堅決,因為此時莊家無論在什麼價位賣出股票都是獲利極為豐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