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如履薄冰(1 / 2)

機警地到了八樓走廊後,史權處長左右看了看沒有人,立即輕輕地敲了一下門,還沒有完全聽清毛勇組長發出“請進”的聲音,就快速地推門閃進了毛勇組長辦公室裏,仿佛有如竊賊怕見人般。

史權處長閃乾進毛勇組長辦公室後,立即從背後用左手輕輕將門快速關上,同時恭敬看著毛勇組長,用最親切的語氣報告道:“老板,我來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在江南正氣管理局,幹部職工對於領導的稱呼很有講究。

那些與局領導走得特別近的幹部職工,也就是局領導“圈子裏”的人,稱趙一局長為“大老板”,稱其他局黨組成員為“老板”。

與局領導關係較好,但還沒有進入局領導“圈子裏”的人,則稱趙一局長為“趙局”,其他局領導為“某局”,而將那個“長”字省略。

那些與局領導隻是一般上下級工作關係的人,則稱趙一局長為“趙局長”,稱其他局黨組成員為“某局長”。

沒有文件規定這樣,也沒有哪個領導指示這樣。但大家都習慣這樣了,不但一般的幹部職工習慣了,就是那些局領導們也習慣了。

甚至一些逢迎之輩拍馬屁之流,更是揣測透了某些處長的心理,也以這樣的方式稱呼之。如馬誌兵、袁石秋等人私下裏就稱呼董昕主任為“老板”,董昕主任則如局領導一樣,默默地享受著這不一樣的感覺。

史權處長這樣示好式地稱呼毛勇組長,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他現在正值再上一個台階的最關鍵時刻,他不想有任何事情發生,再說在口頭上客氣一點也不吃什麼虧。

當然,史權處長這樣稱呼毛勇組長,他也有一種自信。他雖然不是毛勇組長“圈子”裏的人,與他的關係還沒有這樣近,但他相信毛勇組長不但不會反感他這樣,更會主動給他這些麵子。

“請坐!”毛勇組長客氣地說道,並立即站了起來,親自為史權處長倒了一杯熱茶遞給史權處長。他當然明白史權處長這樣叫他是什麼意思,大家都是明白人,他們現在是合則兩利的關係。

“謝謝!”史權處長並沒有坐下來,而是主動走到毛勇組長身邊,用雙手接過茶後,才在那張談話專用沙發椅子上坐了下來。

由於毛勇組長不分管人事工作,史權處長平時與他接觸不多。現在見到毛勇組長這樣熱情,他的心裏不禁有些打著鼓。但同時懸著的心卻放了下來,最少毛勇組長這次不是找他的麻煩。

一番例行公事地客套後,毛勇組長問道:“我們局裏現在還剩下多少編製?”作為排在第二位的局黨組成員,毛勇組長當然清楚現在還剩下多少編製。他這樣問,隻是以這種方式引起下麵的話題。

史權處長當然也明白毛勇組長的這種心理,他故意沉吟了一下才回答道:“今年由於退休、辭職等原因,目前我局公務員編製還剩下十五人,事業編製還剩下七十六人。”

毛勇組長沉吟了一下,慢慢地說道:“史處,我雖說不分管人事工作,但我要提醒你一下,一年一度的大學生畢業快要開始了,我們局也應該及時考慮補充新鮮血液。你是人事處長,對這塊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數。”

“是的,老板!”史權處長聽到這裏,敏感地知道了毛勇組長找他來的原因,立即回答道。但他沒有多說什麼,因人事問題由趙一局長親自管理。

毛勇組長暫停了一下,繼續說道:“現在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想到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不容易。我們局幹部職工今年有不少子弟畢業,同樣要麵對這個問題,我們要關心幹部職工的實際困難。”

史權處長解釋道:“這塊工作我們人事處已按慣例做了前期工作,同時對今年我局幹部職工即將畢業的子弟進行了摸底統計,包括您的兒子毛然,我們已提出初步方案報告給局領導了。”

聽到這裏,史權處長已完全明白了毛勇組長找他的意圖。他立即將他已經所做的工作說了出來。但他掌握了一個原則,那就是沒有說方案的具體內容,也沒有說將報告交給誰了。

每年大學生畢業前夕,我們都要進行國考、省考,將一些優秀人才吸收到公務員行列中來,好讓他們更好地為我們普通老百姓提供優質服務。

與此相呼應,一些“好”一點的單位,也采取這種方式招聘“人才”。比如那些事業單位、機關裏的事業編製人員,還有那些老百姓口中“特別好”的單位如銀行、煙草、移動、石油、電力……

隻是這些與國考相呼應的各種考試,模仿的也僅僅隻是形式而已。至於招聘進來的是否是單位真正所需要的“人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僅如此,這種“完美”模式的考試,還被那些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借此大做文章,有的不但將自己的親戚朋友名正言順地招錄進來,有的還利用此機會大發“招聘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