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蕭蕭易水(1 / 2)

隻是毛勇組長心裏非常清楚,僅憑他兒子一個職業技術學校的“高材生”,想要在當今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毫無疑問一件白日做美夢的事情。

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就業、就學、就醫、購房,這是當今社會最艱難的四件大事情。從某種程度上說,甚至超過了大詩人白居易所說的“難於上青天”。

但這也是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四件大事情。任何家庭,任何個人,隻要是想正常工作生活著,就離不開這四件大事情。

就是如毛勇組長,這個堂堂正正的機關副廳局級領導幹部,麵對這個問題時,心裏也沒有多少底氣。

毛勇組長清楚,從學校畢業後參加工作,現在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條路是參加公務員考試,第二條路是參加事業人員考試,第三條路就是去企業應聘。

對於這三條不同的路,哪條路管理最嚴格,哪條路有文章可做,哪條路最適合兒子努力,毛勇組長當然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一條路,這是最規範的考試。不管是全國的統考還是地方的考試,他的兒子都沒有任何可能成功。這不僅隻是兒子文憑的含金量問題,還有他兒子的考試能力問題。

而且,越是規範的考試,能夠做文章的可能性越小。不管是地方公務員考試,還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管理都非常嚴格,想做文章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更重要的是,公務員考試違紀處分非常嚴厲,直接涉及到政治前途與飯碗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國考這個香噴噴的肉饃饃麵前,違紀受處分的情況幾乎沒有的根本原因。

顯然,這第一條路不適合兒子走。第三條路也不適合兒子。現在的企業基本上不景氣,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不要說兒子不願意,就是毛勇組長自己也不忍心,讓兒子時時麵臨失去飯碗的危險。

知子莫若父,雖說這幾年毛勇沒有與兒子生活在一起,對他的學習生活接觸不多,更談不上什麼心靈溝通問題,但在這些問題上,他不用腦袋都想得到。

最適合兒子走的是第二條路,也就是參加事業編製人員考試。不管是事業單位,還是行政機關,都有事業編製人員。

這樣設置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設置大有文章可做,讓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大做文章。

君不見在機關事業單位裏,那些新進人員背後都隱藏著一棵棵大樹;那些有權有勢的領導們,他們的親戚朋友同學戰友,甚至一些小三小四大都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

這並不是那小數人聰明些,而另外絕大多數人的智商有問題。對於這種現象,我們的老祖宗很久以前,就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進行了高度概括,從這裏不難看出我們民族的優秀。

毛勇組長知道,在正常情況下,作為排在第二位的江南正氣管理局黨組成員,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他,想要解決自己親身兒子的工作問題,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隻是,毛勇組長心裏更加明白,憑他與黨組書記趙一局長的關係,他這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卻變得複雜起來了。

他們迫於壓力,雖說彼此給了對方一個台階下,表麵上矛盾緩和了關係正常了,但毛勇組長心裏清楚,不要說趙一局長沒有放下,就是他自己也沒有放下。

在趙一局長心裏,他的權威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而毛勇組長作為一個年輕的副手, 居然膽敢在局黨組會議上公開頂撞自己,這比挖了他家祖墳還要讓趙一局長氣憤。

而在毛勇組長心裏,趙一局長利用職務之便,將自己連續兩次交流在外,使他長期不能關照家裏,他的家庭破裂,兒子成績一落千丈,這是刻骨仇恨,不是一句話說放下就能放下的。

把這些問題想清楚後,毛勇組長心裏已有了一個基本方案。他拿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人事處史權處長的電話:“史處長吧,你現在有時間沒有?請你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毛勇雖說是紀檢組長,不分管人事工作,但他是局黨組成員,更負責紀律監察工作,不管從哪方麵來說,他隨時都有找人事處長的權力。

“好的,毛老板,請您稍等,我立即來!”毛勇組長語氣雖說客氣,但史權處長卻不敢有任何疏忽,沒有半點猶豫地非常恭敬地答道。

放下電話後,史權處長心裏就不禁打起鼓來:“毛組長找我有什麼事?我可一直老老實實地工作,從沒有任何違反紀律規定事情啊!”

在機關裏工作的人,都有一種莫明的心理,如果有一天突然被紀檢部門傳喚,你最先想到的不是工作,而是自己有沒有什麼違紀違規行為被發現了。

現在當官的與紀檢,就如老鼠與貓的故事,也如開車的司機在路上突然被交警攔下來敬個禮一樣,那種微妙的心理是公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