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析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2 / 2)

(二)豐富職工的工作

企業中所從事的工作越單一,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不容易被調動起來,要充分發掘激勵理論在企業中的運用價值,就要盡量的豐富員工的工作內容,讓他們在多個崗位和工作中尋找自己的成就感,從而避免單調乏味導致的工作效率低下。員工在自身的崗位上獲得進步或者突破,要給予員工一定的鼓勵,從而激發他們更大的潛能。同時,在安排員工的崗位應該盡量結合員工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轉變工作方式,讓他們可以在擅長的工作領域培養責任感,管理者也需要對職工的工作情況進行追蹤,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變化,讓他們體會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從而不斷激發他們對工作的熱情。

(三)采取目標激勵

目標激勵就是要充分了解管理者與員工的期望值,盡可能縮小期望值之間的差距,製定合理的目標體係,從而讓員工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達到自己的期望。如果現實的情況比員工之前的期望值高,那麼就容易讓員工產生愉悅,提升對工作的熱情,這樣一般不用采取特別的激勵措施也可以維持較好的氛圍。如果實際工作情況沒有達到員工心裏的期望值,那麼就會讓人產生挫敗感,從而就無法發揮激勵效果了。因此,需要結合職工的具體情況設定合理的目標值,讓員工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

(四)合理運用獎懲措施

當員工的工作績效比較高並且為企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時,需要對員工進行適當的獎勵,這樣就能對其他員工起到正向的激勵作用。除了物質上獎勵措施,精神上的獎勵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時後者能發揮更好的作用。物質上的獎勵能夠滿足員工的基本需求,精神上的獎勵能夠使員工獲得精神愉悅,有利於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在製定規章製度的時候需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對員工的獎勵措施進行規範,發揮獎勵的積極作用。

(五)工作中執行按勞分配的原則

在薪酬管理中,企業應該注重公正、公平原則,本著按勞分配的方式,對員工的工作能力和效果進行評價。讓付出較多的員工得到應有的回報,同時對於無所作為的員工給予一定的警戒,在工作中營造一種公平合理的氛圍。強化職工的工作能力,讓員工們盡量找到適合的崗位,做到按勞分配。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需要運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激勵方式,從而最大化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對員工深層需求的挖掘,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豐富他們的工作內容,讓他們在適合的崗位上發揮最大的價值,促進績效的不斷提升,保證企業的綜合效益,以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束華偉.淺議激勵理論在中小企業管理中運用[J].經濟師,2013.

[2]王萍,關超.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製作,2013.

[3]劉雁飛.探析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有效應用[J].統計與管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