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管理縱橫
作者:曹惇文
【摘要】現代化的管理理論逐漸完善,使得各個企業越來越重視激勵在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於是激勵理論的運用就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前的企業的管理現狀來看,由於管理中缺乏激勵導致了效果不佳的情況比較普遍,這些問題長期存在勢必會影響企業的後續發展,因此探索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對於企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激勵理論 企業管理 運用
所謂激勵理論就是行為科學中用於處理人的動力需要的核心理論,人的動力需要包括需要、動機、目標和行為。激勵,首先要清楚人們的動機,其次了解人們的需要,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然後通過製定目標激發內心的動力,最後通過行為來實現目標的過程。目前,我國現代管理體係中強調激勵理論運用的也不在少數,但是缺乏係統的學習和對效果的追蹤,造成很多理論僅僅是停留在書麵上,並沒有很好的實施和運用。因此,需要企業認清現在的管理現狀,發揮激勵理論的重要價值。
一、企業管理中運用激勵理論的重要意義
(一)實現員工自我價值
在激勵理論中最基本的就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他強調了人的需求其實分為了從生理的需求到自我實現的五種層次的需求。雙因素理論中也對人的需求分為保健和激勵兩個層麵,將生理及安全的需求作為保健的需求來看到,並無法起到激勵的作用,隻有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才能發揮真正的激勵作用。所以,企業在運用激勵理論的過程中,要對員工的需求層次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從而實施不同的激勵方法。
(二)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
企業效益是企業經營的最重要的目標,任何一個企業隻有長久不斷的經濟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才能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然而,企業經濟效益最終是由員工的績效水平來決定的,雖然不是充分條件,但是卻是必要條件,而員工的績效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激勵水平。
二、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實際應用
(一)全麵了解員工的需求
對於員工來說,他們的工作動機實際上都是由各種各樣的需求來驅動的,企業管理工作中首先就是要充分的了解他們的這些需求,並對這些員工的需求進行分層。由於員工的生活背景、教育層次不同,導致他們所處的需求層次也不同,所以企業需要采用不同的激勵手段來滿足員工的需求,從而對他們進行激勵。激勵方式也不能同一而論,需要采用物質和精神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要盡量的實現員工的目標,並且要對其他的員工發揮正向的引導作用。另外,對員工實施激勵還要對員工的性格進行分析,對於內向型性格的人實施激勵要注重向內,而對於外向型性格的人實施激勵要采用向外的方式,這樣才能發揮更好的激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