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研究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認知、認同與自覺踐行(1 / 2)

研究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認知、認同與自覺踐行

理論研究

作者:江果

【摘要】研究生群體是我國現代化事業的重要建設力量,研究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認同和踐行與否,關係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加強對研究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就要從認知、認同與自覺踐行等具有內在邏輯的三個層麵著手。在認知方麵,研究生具有較強的理性認知能力,強化研究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認知,需要進一步完善理論教育教學;在認同方麵,需要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理論完善,結合研究生實際,從理論上說服研究生,增強研究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情感認同;在自覺踐行方麵,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具象化與生動化。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 研究生 認知 認同 實踐

一、加強對研究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理論教育教學,強化研究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認知

自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命題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就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一直方興未艾。經過十多年的教育,研究生群體理應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有清晰的認知,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認知,是研究生自覺踐行的首要條件。對研究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教學,要從顯性教學與隱性教育兩個方麵著手。

顯性教學指的是教師、學生與教學內容三位一體的課堂教學。傳統課堂教學方式,或多或少存在課堂枯燥、效率低下等問題,但是課堂教學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主陣地是毋庸置疑的。加強研究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還應從課堂教學入手,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一種價值體係要為人們所普遍認知,除了理論本身的內在品質外,還離不開教育引導”。加強對研究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課堂教學,關鍵在於完善教學方式。

在教學方式上,要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式教學模式,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采用灌輸式、研究式、啟發式、專題式、參與式、體驗式等多種方式。例如,對研究生進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若采用視頻影象教學效果會更好。通過播放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等視頻,讓研究生直接感受到中華民族在災難麵前眾誌成城、同舟共濟的自強不息、守望相助精神,使得研究生自然而然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認知和理解。

隱性教育指的是校園物質環境、製度、校紀校規、社團組織等非課堂校園文化教育。人 “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校園構成了研究生最基本的社會關係群域,校園文化對研究生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非課堂校園文化對研究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隱性教育,是顯性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要做到完善教學設施,優化學習環境,建設好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等文化設施和文化場所。加強學校報刊、廣播、網絡等媒體建設,開辟並豐富閱報欄、宣傳欄等,大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

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理論完善,增強研究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情感認同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內涵精煉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四個方麵。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價值觀和價值理念的日趨多元化、複雜化,社會主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提出更多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