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物理運用實驗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 / 2)

(一)借助實驗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

初中物理,有很多概念都是需要對具體的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比較後才能概括、理解的。如:力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能夠遇到的關於力的概念的現象有很多:人推桌子、繩子拉著風箏,手拉著繩子、書本壓著課桌等。針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概括、總結各種現象所表現出來的同一本質特點:每個現象中都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其中一個物體對另一個或多個物體施加了力的作用。我們把人、繩子和書等這一類稱為施力物體,其他的為受力物體。最後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簡單的實例都是學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的,讓學生親手操作,真正感受力的存在,並對滑麵上的木塊進行受力分析。

在學生動手拉動木塊上移的過程中,就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繩子對手的拉力、繩子對木塊的拉力、滑麵對木塊的支持力等等。此外,老師咋實驗課堂中還可以舉些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關於受力的物品,幫助學生開發想象力,借助生活實例幫助學生營造一個物理實驗環境,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存在物理現象,激發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借助實驗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力

知識的獲取是主動的,不能依靠老師的單方麵教授,特別是處於初中階段的學生的好玩天性。所以老師必須一改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實驗教學中創造一個情景,盡量讓學生更多地投入到實驗的操做、演示中去,盡量減少演示實驗,而改為學生自己操作實驗,邊學邊做。如果是危險性較高的實驗,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的幫助演示和講解,這也可以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此外,提倡學生自行設計情景實驗,進行課外實驗,鼓勵學生發揮想象搞發明創造等。這都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途徑。

四、小結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主的學科,初中物理是學生進入物理世界的第一道重要門檻,所以教師必須注重初中物理的講授,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物理基礎。實驗情景教學模式將會成為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大重要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李洪玉,施良方,李平強.中學物理常規實驗與“非常規”實驗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J].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1).

[2]張煥庭,周世傑,馬慧霞.中學生物理學習興趣調查研究[J].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3).

[3]夏翎羽,高光陣,胡香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其智力和性格特征的相關研究[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