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應對人民幣升值的科學措施(1 / 2)

淺談應對人民幣升值的科學措施

經濟研究

作者:馬傑

【摘要】近年來,人民幣升值態勢日益明顯,全球性經濟危機也有愈演愈烈之勢。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階段,經濟環境與企業發展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筆者認為,政府部門及貨幣管理機構應當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製定與實行一係列科學的措施,穩定與提升經濟發展環境,降低因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減少由此產生的經濟損失。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 貨幣政策 應對

在我國傳統的彙率製度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人民幣彙率製度改革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筆者認同部分專家學者提出的人民幣升值利大於弊的觀點,本文從多方麵闡述了人民幣升值的積極影響,提出了科學的調整措施,希望能夠對穩定與優化經濟環境提供理論幫助。

一、人民幣升值的積極影響

(1)可以迫使我國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人民幣的升值,將導致流向出口部門也就是勞動密集型部門的資金流向資本密集型部門,使我國的產業結構向有利的方向調整,最終資本會轉向投資國內市場,當貨幣升值後,資本就會尋找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進行投資,使這些產業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技術創新改革,增加其國際市場競爭力,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進軍國際市場,這是伴隨著彙率下降產生的。

(2)有助於我國形成穩定的經濟增長趨勢。中國主要以“價廉物美”打進世界市場。人民幣彙率的上升,對我國大量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造成一定的傷害,最終導致出口的減少。但同時,從長遠看,從中國經濟發展的宏觀層麵分析,升值的確有利於改善我們的出口貿易結構,改善我們的貿易條件,從而對出口企業也會有正麵推動作用。人民幣小幅升值有助於提升我國出口貿易結構,增加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購買力,促進外需與內需協調發展,加快啟動國內需求,形成內外貿結合的發展態勢,從而起到緩解對外貿易不平衡、擴大內需,穩固中國經濟增長的有利作用。

(3)促使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下,國內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不失去以往的市場份額,就要盡可能地壓縮生產經營成本。而壓縮生產成本的空間並不大,因此,企業必須從自身管理經營入手,加強管理方法的改進,提高生產效率來爭取利潤空間。

(4)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隨著我國金融開放的進一步擴大,現行人民幣彙率製度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之間的矛盾也將日益突出。在我國,實行盯住美元的固定彙率製和嚴格資本項目管製的條件下,央行貨幣政策的效果受到削弱。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仍存在需求不足的問題,需要通過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維持貨幣幣值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但在現行外彙管理製度下,貨幣政策實際上擔負著維持人民幣幣值的對內穩定和對外穩定的雙重目標,即對內維持物價的穩定,對外維持彙率的穩定。而一旦我國開放了資本帳戶,資本可以自由流動,可以自由兌換人民幣,再加上人民幣彙率進一步調整,那麼貨幣政策就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很好地做好宏觀調控的全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