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製造企業增值稅的納稅籌劃
經濟研究
作者:呼青峰
【摘要】在中國現有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納稅主體——企業總是為了企業集團的利益而想法設法合理降低企業個體的稅收負擔,這種現象十分的普遍,尤其發生在小規模經營的民營企業。為達到這種目的,偷稅、漏稅、抗稅、欠稅等各種違法的現象就陸續出現了。要避免這些不和諧的經濟社會現象,解決好這些涉稅事項問題,在中央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理念的指引下,了解稅收籌劃並用之指導實踐就顯得格外有意義。
【關鍵詞】企業增值稅 納稅 製造企業
一、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與稅收有關的所有經濟活動都囊括在稅收籌劃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可劃分為籌資、投資、研發、生產、倉儲、銷售、利潤分配等等階段,企業的稅務籌劃策略是與納稅對象所處的涉稅環節息息相關的。增值稅在製造企業納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權重,是流轉稅的一種,並且是使用稅款抵扣原則。
(一)生產準備環節材料采購中的納稅籌劃
(1)材料購進過程中的納稅籌劃:會計核算中購進材料的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三個組成部分。納稅人外購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購貨價格、購貨費用和稅金。其中,計入存貨成本的稅金是指購買、自製或委托加工存貨發生的消費、關稅、資源稅和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如果在采購之初企業並未確定所購貨物的用途則視同生產用采購材料。在采購時會計上仍按采購材料的價格計算當期應抵扣的進項稅額。
(2)材料采購的結算方式的納稅籌劃。企業結算方式籌劃分為采購結算方式籌劃和銷售結算方式籌劃。采購結算方式籌劃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盡量推遲付款時間,為企業贏得時間盡可能長的一筆無息貸款,付款之前,先取得對方開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使銷售方接受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的結算方式,因為采用這兩種結算方式時購貨方可以根據銷售方開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金額在會計上確定采購成本,同時可以以發票金額作為當期進項稅額進行抵扣。
(二)生產製造環節中的納稅籌劃
(1)存貨計價方法選擇的納稅籌劃。存貨的計價分為存貨取得的計價、存貨發出的計價和存貨結存的計價。不同環節的存貨,計價方法不同。其中與納稅籌劃關係較大的是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依據現行的會計製度和稅法的有關規定,企業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任意一種計價方法。
(2)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選擇中的納稅籌劃。首先,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要符合法律規定。企業減輕稅負必須以不違背法律和不損害國家利益為前提。因此,在進行折舊方法選擇時必須充分解現行法律規定,並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對企的折舊方法做出選擇。而超出法律規定選擇的折舊方法不僅不能給企業帶來節稅收益,相反還可能因其行為違背法律規定而使企業遭受諸如罰款的損失。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必須考慮稅製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稅製條件會使計算出的折舊額對企業的利潤和稅負產生不同的影響。一般地,在比例稅製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稅稅率不變,則選擇加速折舊法可以使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這相當於企業在初始年份內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