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製造企業增值稅的納稅籌劃(2 / 2)

(3)無形資產的計價、攤銷政策選擇與納稅籌劃。從以上新發布的政策法規來看,國家開始更加注重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扶持,因此企業可以利用這一政策在自主創新和外購無形資產上加一權衡,加大自主創新的力度。進行納稅籌劃時,首先會計核算要分清研究費與開發費的範圍,研究費作為費用在當期利潤中扣除,會使當期利潤減少,從而減少當期應交所得稅。開發費用資本化,在當期和以後各期進行攤銷。

(三)產品銷售環節中的納稅籌劃

下麵僅談下市場營銷中的費用分攤的納稅籌劃,利用費用分攤法擴大或縮小應納稅所得額,影響企業納稅水平時應注意解決這樣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實現應稅利潤最小化;二是期間費用攤入時怎樣使其實現最大攤入。費用分攤通常有兩種:實際費用攤銷法,即根據實際費用進行攤銷;平均分攤法,即把一定時間內發生的費用平均攤在每個產品的成本中。這兩種方法產生的結果不同,企業利潤衝減的程度和納稅多少均有差異,企業可以利用這種差異進行有效的納稅籌劃。

上述兩種不同費用分攤法中,分攤決非是簡單地將有關的費用計入產品成本中就行了。費用有時難以控製,非支出不可的費用並非完全可以預見到。然而費用攤入成本卻可以控製。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采取這樣或那樣的費用分攤方法。由於不同費用分攤方法將對利潤和納稅產生影響,企業在分攤費用時就必然麵臨如何選擇分攤方法的問題。詳細的分析論證及大量實踐表明,平均費用分攤法是最大限度抵消利潤、減少納稅的最佳選擇。隻要生產經營者不是短期行為,而是長期從事某個經營活動,那麼將一段時間內的各項費用進行最大限度的平均,就可以將這段時期獲得的利潤進行最大限度的平均,這樣就不會出現某個階段利潤額及納稅過高現象,部分稅負就可以有效規避。

二、結束語

在企業財務管理的日常行為中就有稅收籌劃,它是根據人的思維活動作為最根本的考慮範圍,相關的工作人員所具備的業務水平越高其所得到的效果就會越好。相較於納稅人,具有現代化管理素質是企業管理人員所具備的基本要求,企業將來的各種時期發展策略都要進行充分的考慮。做到將企業財務和稅務政策的熟知於心是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基本要求,這樣才能做好企業經濟領域的坐向標。對已經更新觀念的征稅機構,要尊重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做到真正的依法而治,與此同時的強化納稅人的相關培訓和引導,讓納稅人在了解法律的同時遵從法律。這將是我國稅收發展和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李舉芝.基於引導文教學法的《財務軟件應用》單元設計[J]. 齊魯珠壇,2012,(01).

[2]李舉芝,王書果.增值稅轉型下固定資產涉稅的會計處理[J]. 商業會計,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