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林業經濟創新管理和發展趨勢(1 / 3)

淺析林業經濟創新管理和發展趨勢

經濟研究

作者:張琪

【摘要】步入到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後,林業經濟麵臨著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傳統的林業經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可持續經濟發展需求,使得林業經濟自身活力並沒有被完全發揮出來。為此,針對林業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管理創新的研究成為了整個產業關注的焦點問題。因而本文就林業經濟創新管理和發展趨勢所展開的研究,既能夠為林業經濟創新管理工作提供相應的借鑒參考,同時還可以豐富當前具有研究體係內容,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在實踐指導上均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及社會意義。

【關鍵詞】林業經濟 創新管理 發展趨勢

林業經濟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的產業類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曾經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隨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林業經濟所麵臨的創新管理需求越發凸顯。如何將現代化管理理念融入到林業經濟管理工作中,激發林業經濟更加蓬勃的生機成為帶動林業產業前行、維護社會秩序穩定,改善民生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針對林業經濟創新管理和發展趨勢的分析將著重從強化資源保護管理、深化體製機製改革、實施生態修複工程、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五方麵出發,探討創新管理的具體內容。之後則是就林業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展開進一步探討,繼而為林業經濟管理工作持續創新與改進提供支持。

一、林業經濟創新管理方向及內容

(一)強化資源保護管理

2015年新春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強調:“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長期任務,要久久為功。”在習總書記看來,人類追求發展的需求和地球資源的有限供給是一對永恒的矛盾,必須解決好“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的矛盾,達到“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的意境。截止到2014年,全國工程區商業木材的總產量僅有680.56萬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較,減少了26.35%。

盡管我國自從上個世紀末就已經開始實施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但是就其總體發展形勢來看,造林麵積以及木材產量字2009年之後呈現出了明顯的下降態勢。究其根本原因,則在於我國適齡的林業資源幾乎被砍伐殆盡,而人工造林中幼齡林業資源尚未達到采伐標準,使得林業產業向社會提供的木材總產量逐年下降。由於森林資源的銳減,導致氣候環境發生了嚴重改變,各種極端氣候在全國範圍內屢屢出現,所有結果深刻表明強化林業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在當前經濟發展形勢下顯得尤為重要。

(二)深化體製機製改革

林業經濟體製機製改革,是我國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觀、構建生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根本要求,也是帶動民生的重要手段。因而深化體製機製改革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麵實施創新管理:

首先,大力推進林業產權改革,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穩定農民的承包經營權。隻有將占據我國人口多數的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釋放出來,汲取到林業經濟發展之中來,才能夠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助力。通過林業資源所有權的流轉以及規範化管理,促使農民真正成為山林的主人,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農民的參與熱情,繼而將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向林業產業集聚,提升林業產業整體的市場綜合競爭能力,繼而創造出最大化的經濟價值及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