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便利店發展速度加快,成為新熱點。據2013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對26個大中型城市便利店發展的分析情況,便利店開店速度普遍高於百貨和大型超市。與此同時,便利店與電商攜手打造新商業模式,便利店以其銷售網點分布廣泛和貼近消費者成為電商最佳的合作夥伴。
二、我國零售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受網絡零銷等渠道多元化衝擊,客戶要求分流嚴重
網絡購物以及正在興起的海外代購、出國旅遊采購潮,使得中國百貨、超市等實體零售業態的消費人群被分流,據不完全統計,實體零售業的銷售額明顯下滑三至四成。
(二)受傳統經營模式約束,品牌建設滯後
據調查國外有不少大型零售商都經曆了從一般品牌為主逐步發展為自有品牌的過程,有的大型零售商的自有品牌達到20%至25%。自有品牌無論淡季旺季,都充分滿足市場供應,而且可以利用無形的附加值與形象創造品牌商品,與同類商品相比,更能激發顧客的忠誠度,並會給企業本身帶來長足的發展空間。
(三)零售網點布局和業態結構有待優化
由於城鎮化進程加快,一些地區商業網點規劃不合理或不到位,造成目前零售業網點在城鄉之間、城市區域之間發展不均衡。首先是城鄉之間的不平衡。一線城市和新興城市大型商業網點發展過快,而鄉村網點不足,業態結構也不盡合理,新型業態發展滯後。其次是城市中區域發展不平衡。在熱點地段往往有多家大型零售企業,而麵向社區居民的中低端零售網點建設滯後,社區超市、便利店仍顯不足,難以滿足居民需求。
三、我國零售業未來發展方向
(一)采取差異化戰略,尋求電商無法觸及的領域
一方麵通過加強對消費者的了解與溝通,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喜好,針對不同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培養與消費者的感情。另一方麵消費體驗和個性化服務是電商很難取代實體消費的關鍵,因此實體店需要加強電商的“短板”,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搭建“一站式”購物娛樂體驗。
(二)實施品牌戰略,樹立企業形象,增強競爭力
創立自有品牌,能夠提高顧客的忠誠度;采購自有品牌的零售商在製造、質量控製和商品配送上也有更多的主動權,獲得毛利潤的機會也更大。
(三)進一步調整零售業態結構,大力提高零售市場檔次
在當前零售業態多樣化背景下,要結合市場需求認真研究零售業態發展變化規律。既要在區域內進行零售業態的合理布局和總量控製,避免重複建設和盲目發展帶來的業態之間的惡性競爭,又要用業態多元化滿足消費需求多層次和差異化;要利用網絡等新渠道的廣域覆蓋優勢,創新定製產品規模化經營、商品快速化周轉等新的模式。
參考文獻:
[1]歐亞菲.2008中國零售業發展趨勢研究[J].西部金融,2008,(4).
[2]Arieh Goldman.The rote of trading—up in the development 0f the retailing system [J].Journal of Retailing,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