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藥國際宏觀營銷環境分析(1 / 3)

中藥國際宏觀營銷環境分析

經濟研究

作者:張瑉 袁小健 褚祺 華永琴 徐文傑 嚴笑 黃雅靜

【摘要】國際中藥的市場潛力巨大,但中藥市場在國際市場上環境仍令人堪憂,主要是市場所占份額較小,研發技術和品質的落後,當下必須抓住中藥國際市場的機遇和威脅,化善為利,迎難而上,才能更好的打開國際中藥市場的大門。

【關鍵詞】中醫藥 國際市場 營銷環境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中藥日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關注,大勢所趨,如今的中國已經站在振興傳統中醫藥、使之真正的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風口浪尖上。本文就中藥國際市場營銷宏觀環境進行了分析,對中藥國際市場麵臨的機遇和威脅,作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一、人口

《2010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目前,世界人口總數69.09億,其中隻有12.37億人生活在較發達地區。人口過億的國家除中國外依次是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日利亞、俄羅斯、日本和墨西哥。其中印度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人口老齡化問題也是中藥的有利條件,據調查顯示,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健康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而對於傳統醫學的慢療即養的方法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在美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國人口的12.5%,2050年預計達到20.7%,其中85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達到1800多萬,是1995年的將近兩倍。在日本,日本人口現狀可概括為“超老”。日本是一個長壽國,65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占19.24%,目前還在呈上升趨勢,預計2050年65歲老年人人口將上升至33.7%。日本是發達國家中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

二、經濟

中藥作為一、二、三產業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是保證醫藥行業發展的經濟基礎與前提,但作為特殊的消費類行業,剛性的需求原則以及明顯的弱周期性特點決定了醫藥行業對宏觀調控具有一定的防禦性,因此行業受國內經濟波動的影響相對較小。

國際權威醫藥谘詢機構IMS預計,對比2010年4%到5%的增長,2011年全球藥品市場增長5%到7%,達8,800億美元;2010-2014 年,新興醫藥市場預計將以14%到17%的速度增長。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興醫藥市場,2020年將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市場份額將從3%上升到7.5%。

從中醫藥宏觀經濟環境來說,其行業投資穩步增長、市場需求逐步擴大。但由於諸多因素引起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中藥行業經濟發展不盡如人意。

三、自然環境

植物藥是世界藥物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於各國的地形地貌差別和氣候條件不同,各國植物藥的資源分布不平衡。現主要敘述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植物藥分布及其概況。

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是東亞的突出自然特征。日本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植物種類較多,分布有植物藥1000多種,由於自然條件限製,目前日本使用的生藥75%來自國外,主要來自中國。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半部,東部以山地丘陵為主,西部和沿海以平原為主,屬於溫帶季風氣候。韓國有植物藥500種。泰國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主產熱帶植物藥,有植物藥1500餘種,資源豐富,使用的植物藥1/3位地產,1/3由中國進口。印尼地跨赤道,森林覆蓋麵積約為74%,有植物藥7000多種,有無盡的天角藥物資源。

歐洲的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內,大部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平均地勢低,以平原為主,歐洲的藥用植物大部分為溫帶和寒溫帶植物,約有1500種。非洲西北大部分在海拔500m以下,大部分屬於亞熱帶氣候,赤道附近終年濕熱,多為雨林,南北回歸線一帶多為沙漠,沙漠和雨林之間是廣闊的熱帶草原,多樣的地形決定了非洲植物種多樣豐富,藥用植物2500-3000種。北美洲地跨寒帶、溫帶和熱帶,自然資源豐富,約有植物藥1000種。傳統醫藥文明曆史悠久,藥物資源極其豐富,應用的藥用植物有5000多種,僅墨西哥就有約3000種。